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080寧疤寧治疤乳膏

游朝慶
   昨天從電視上看到一種除疤產品的廣告080寧疤寧治疤乳膏,由於才該讀完兩篇關於除疤產品的review,便很好奇寧疤寧治疤乳膏究竟是屬於哪一類產品,於是找了「080寧疤寧官網」http://web.gota.com.tw/080/ 的介紹:
   『澳斯麗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緣起於救人實業,創立於西元1961年,早期的產品有克風邪、抗痛寧....種種都是藥效顯著、口碑優良,並創下當時的優良銷售佳績,生產中心是於2003年通過行政院衛生署cGMP之嚴格檢驗的優良藥廠,因而在醫藥界備受各界肯定,並有良好的商譽及服務品質。
   近年來由於醫藥與美容保養品距離拉進的影響,救人實業以製藥優良的背景,從藥業跨足到化妝保養品、生技市場,創立了澳斯麗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並與澳洲R-3 International PTY.Ltd.生物科技研究室技術合作,傾全力投入問題肌膚及肌膚的保養研究領域中。
   澳斯麗國際股份有限公司,首推上市的品牌為 080 " 寧疤寧 ",品牌宗旨藉由「疤痕的事‧寧疤寧的事」一句slogan,徹底落實,成為問題皮膚的專家-----。早期推出產品有寧疤寧生肌治喉散、寧疤寧治疤乳膏、寧疤寧除痘乳膏、寧疤寧除痘袪斑乳膏、寧疤寧無疤矽膠片...等一系列除痘、祛斑、治疤產品。
澳斯麗公司著重於商品功能及多樣性的開發上,讓各商品品項能於穩定中成長,並加強對於080品牌的忠誠度。不論在產品或通路開發上,充分掌握市場目前現有的通路資源,進而朝向多元化發展。新推出的產品有080抗痘洗面乳、080保濕修護凝乳、080控油調理凝膠、080柔嫩潔面露、080美白亮采精華乳等系列保養品。』
   下面是同樣為080網站http://web.gota.com.tw/080/model_books_temp3.cfm?book_no=2652194144817的介紹:『

080寧疤寧治疤乳膏 080 ANTISCAR CREAM
市售價:NT380
   所謂"疤痕"是指在外傷、破皮、手術、感染、或其他皮膚發炎、潰爛(如濕疹、痤瘡、擠壓青春痘…等)狀態下長出的結締纖維組織,疤痕除了會影響美觀外,也可能因疤痕萎縮而造成肢體或顏面器官上的功能障礙,也可能出現癢痛等症狀,”疤痕”可分為肥厚性疤痕與一般性疤痕,前者患部會逐漸隆起,變大形成腫傷,通常以刀傷、燒傷、外傷、手術後傷口較為常見,醫學上又稱之為”瘢瘤”,後者患部不會超過原來傷口的範圍且會日漸縮小,但仍會留下凹陷或黑褐色的痕跡,如濕疹、痤瘡、擠壓青春痘…..等皮膚疾病。
   衛署藥字第044312號
成分:
Acexamic acid(抗菌劑)、Neomycin Sulfate(抗菌劑as Neomycin base 4mg)(Potency)、Sorbic acid(山梨酸,防腐劑)、Aloe Essence(蘆薈) Wheat Germ Oil(小麥胚芽油)、Lecithin Egg-Yolk(蛋黃卵磷脂)
使用時機:
白天或晚上均可
使用方法 取適量塗在患部使用,使用前請先將傷口或潰傷面加以消毒清潔,於塗布後以紗布包紮覆蓋,使用次數,視患部情況而定
衛署藥廣字第9211039號』
   看了上面官方網路的介紹,接著下面便開始我的一些想法與印證:

   首先分析其成分,為一些抗生素加上保溼的油脂類,其主要成份Acexamic acid在pubmed上查詢,找不到和scar有相關,只有一些題目為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 to acexamic acid對其產生皮膚過敏的論文報告。

接著再看看其使用方法:『將傷口或潰傷面加以消毒清潔,於塗布後以紗布包紮覆蓋』,可見其使用對象是在開放性傷口,而非傷口癒合後的疤痕。

    其治疤的原理,我的想法是是使傷口不致於感染,因為感染的傷口容易產生疤痕,在以保溼的油脂類對傷口產生『濕潤療法』,不讓傷口結痂,如此來預防疤痕的產生,但是一旦疤痕產生,我是覺得這些成分並不能讓疤痕除掉,當然臨床經驗上,即使不使用任何藥物也有很多人的疤痕會在一段時間後會淡化改善,所以網路上一些個人使用經驗,也許就會落入抽樣誤差,但是目前並沒有相關的臨床研究。

    最後我查了一下『衛生署藥政處 西藥 、醫療器材 、 化粧品許可證查詢』 網站 http://203.65.100.151/DO8180.asp
有效日期 100/02/27 發證日期 90/02/27
中文品名 寧疤寧治疤乳膏
英文品名 080 ANTISCAR CREAM
適應症 燙傷、疤痕、廔管性骨炎、潰瘍性褥瘡及靜脈曲張、預防外傷及手術後傷口癒合後引起之皮膚萎縮及瘢瘤。
主成分略述 NEOMYCIN (FRADIOMYCIN),ACETAMIDOCAPROIC ACID -EPSILON (ACEXAMIC ACID),SORBIC ACID
限制項目 01國 產
申請商名稱 1113702200 救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化學製藥廠
申請商地址 台北縣淡水鎮北新路三段123號
製造廠名稱 1113702300 救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化學製藥廠
製造廠廠址 台北縣淡水鎮北新路三段123號
CCC號列 30049099904 其他醫藥製劑〈不包括第3002、3005或3006節所列者〉包含經混合或未混合產品供治療或預防疾病用,具有劑量(包括經皮給藥形態者)或零售包裝式樣者
Other medicaments (excluding goods of heading 30.02, 30.05 or 30.06) consisting of mixed or unmixed products for therapeutic or prophylactic uses,put up in measured doses or in forms or packings for retail sale
看其適應症,除了疤痕外,主要還是在治療開放傷口以預防疤痕的產生。
再以主成分ACEXAMIC ACID查詢:共有30筆,且大多為國產,但有8項產品已註銷。
許可證字號 有效日期 中文品名 英文品名 申請商 製造廠
1 衛署藥製字第021138 103/05/25 抗疤能軟膏 SCARTENAN OINTMENT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2 衛署藥製字第021624 98/05/25 癒疤能軟膏 CICARTRICIN WITH NEOMYCIN OINTMENT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葡萄王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3 衛署藥製字第024011 已註銷
75/07/27
癒疤軟膏 EUBAR OINTMENT "YUNG SHIN" 永信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永信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幼獅廠
4 衛署藥製字第024068 已註銷
75/08/04
治疤平軟膏 SCARIN OINTMENT "BOWLIN" 寶齡富錦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寶齡富錦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5 衛署藥製字第026317 已註銷
80/09/29
膚癒乳膏 XAMACID CREAM 中國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樹林工廠 中國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新豐工廠
6 衛署藥製字第028923 103/07/27 歐婷優疤軟膏 EUROTECH EUBAR OINTMENT 永信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永信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台中幼獅廠
7 衛署藥製字第032341 99/03/22 疤膚力軟膏 SCARFREELY OINTMENT 中美兄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中美兄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8 衛署藥製字第032533 已註銷
82/09/29
剎滅癒乳膏 XAMACID CREAM 中國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樹林工廠 中國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新豐工廠
9 衛署藥製字第035655 101/09/07 去疤痕癒膚乳膏50公絲?公克(阿撤米酸) SCARLESS & BEAUTY SKIN CREAM 50MG/GM "S.Y."(ACEXAMIC ACID) 壽元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壽元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內廠
10 衛署藥製字第035706 101/09/23 抗疤消炎乳膏-恩 SCARTENAN-N CREAM 壽元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壽元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內廠
11 衛署藥製字第035801 已註銷
86/10/13
抗疤寧軟膏 KANGPALI CREAM "C.A." 長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長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2 衛署藥製字第036092 102/09/29 吉適膚癒乳膏 XAMACID CREAM 中國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新豐工廠 中國化學製藥股份有限公司新豐工廠
13 衛署藥製字第036343 102/05/01 芙美軟膏 BEAUTYSKIN OINTMENT "M.S" 美西製藥有限公司 美西製藥有限公司
14 衛署藥製字第036500 102/06/22 消疤痕乳膏 SHU-BA-HANI CREAM "CHINTENG" 井田製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井田製藥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5 衛署藥製字第037313 101/10/13 治痘疤軟膏 JUTOUPALI CREAM "C.E." 長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長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許可證字號 有效日期 中文品名 英文品名 申請商 製造廠
16 衛署藥製字第038369 103/12/16 麗膚能乳膏 SUBALON CREAM "N.W." 內外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內外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7 衛署藥製字第039014 99/07/04 適疤寧乳膏 SUBANIN CREAM "H.S." 黃氏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黃氏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18 衛署藥製字第039580 101/11/30 〝長安〞治疤乳膏 JUPA CREAM "C.A." 長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長安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19 衛署藥製字第039623 99/12/13 "明德" 美疤痕軟膏 MEXAC OINTMENT "MEIDER" 明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明德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0 衛署藥製字第042112 102/04/16 "華興"淨巴寧乳膏 YEAFUNING CREAM "H.S." 華興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華興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二廠
21 衛署藥製字第042113 102/04/16 雅膚寧-恩軟膏 YEAFUNING-N OINTMENT "H.S." 華興化學製藥廠股份有限公司 黃氏製藥股份有限公司
22 衛署藥製字第043731 104/05/08 去疤乳膏 ANTISCAR CREAM 國信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壽元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內廠
23 衛署藥製字第044142 99/12/11 美膚嫩乳膏5% BEAUTY SKIN CREAM 5% 西德有機化學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西德有機化學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24 衛署藥製字第044312 100/02/27 寧疤寧治疤乳膏 080 ANTISCAR CREAM 救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化學製藥廠 救人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化學製藥廠
25 衛署藥製字第047027 104/02/15 佐媚朵爾除疤霜 JUMELLE ANTI-SCAR CREAM 溫士頓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溫士頓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26 衛署藥製字第051193 103/09/28 “成大”平疤能乳膏 Pypane Cream“Chen Ta” 成大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成大藥品股份有限公司
27 衛署藥輸字第007666 已註銷
80/10/06
阿西剎米酸 ACEXAMIC ACID 七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 LE LABORATOIRE
28 衛署藥輸字第021015 99/08/11 阿西剎米酸 ACEXAMIC ACID 雙隆貿易有限公司 FLAMMA FABBRICA LOMBARDA AMMINO ACIDI S.P.A.
29 衛署藥輸字第021363 已註銷
90/09/09
阿撒米酸 ACEXAMIC ACID (ACETAMIDOCAPROIC ACID) 裕元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LAMMA S.P.A.
30 衛署藥輸字第023715 已註銷
97/05/07
阿撒米酸 ACEXAMIC ACID 裕元興業股份有限公司 FLAMMA FABBRICA LOMBARDA AMMINO ACIDI S.P.A.
    這麼多的含ACEXAMIC ACID產品,每一個都號稱能抗疤,但為何這類產品市面上只剩下寧疤寧治疤乳膏一種聲音呢?廣告,品牌之魅力就在於此。
    結論:個人觀點認為「080寧疤寧治疤乳膏」只是一條專門治療開放性傷口,避免產生疤痕的藥膏,一旦傷口癒合,理論上其並無證據可以預防疤痕的增生,其也無法證實可以對抗已形成疤痕,這個看法仍然需要有對照組的進一步臨床試驗來印證。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16 遠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游朝慶
    遠東集團在國內其他知名集團中,以擅長多角化經營在業界中著稱,並成功創造許多知名且具高價值之產業,如電信業、零售百貨、飯店經營等;亞東創新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之『生醫科技事業群』成立於2006年,成立之初隸屬於新埔化纖總廠之機能材料事業部,與內壢遠東企業研究發展中心生醫組共同配合,並承接商品化之生醫產品,經由生醫科技事業群之標準GMP廠房,進行量產與銷售之後端任務。『生醫科技事業群』第一個得獲衛生署核准產品是滲液專用敷料,這是充分發揮集團之綜效,將亞東醫院醫師的專利發明予以商品化的成功範例。
    亞東醫院的整型外科周林興主任於2001年發明了囊袋形吸收滲液之創傷敷料(如專利 ),2003年又申請第二個專利,並於2006年取得台灣、大陸專利,一種囊袋型吸收滲液之創傷敷料,其包括:一滿佈有錐形孔,以其錐底面與創面接觸吸入滲液之創面接觸層;一引導滲入滲液至吸收層之導流層;一將滲液吸收使纖維膨脹成水凝膠不致回滲創面之吸收層;及一半透明滿佈透氣孔之揮發透氣層相黏速重疊,於周邊熱熔結合成一不旁滲之結構體者。為類似泡棉敷料般一種不黏傷口又可大量吸收滲液的敷料,此產品的觸感和衛生棉很相近,主要特色是不會沾粘傷口。
    遠東將其專利買下並於2006年正式成立生醫科技事業群,2008年遠東生醫改組為「亞東創新發展(股)公司」並取得GMP證照,正式進入傷口敷料這塊市場,並以『遠東傷口滲液專用敷料』不到泡棉兩成的價格,試圖打入台灣及中國大陸這兩個市場。但因其沒有申請美國專利,故本研究沒有將其納入。

專利 、遠東敷料專利

15 KCI (Kinetic Concepts, Inc.)

游朝慶
    成立於1976年,以製造氣墊床起家,KCI公司總部設在德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專門針對傷口護理、組織再生和治療支援系統市場。
    位於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私立Wake Forest大學的Dr. Lou Argenta及Dr. Michael Morykwas於1991及1993年申請專利(如專利),發展出真空傷口癒合治療法(Vacuum Assisted Closure, V.A.C. Therapy),其專利於1997年才通過,並於1997年公開發表於Ann.Plast. Surg.雜誌(Morykwas et al., 1997),其為一種負壓傷口治療(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NPWT,俗稱負壓養肉機),這種方法的特點是通過一個特製的多孔開放性聚胺酯泡棉(porous open-cell polyurethane(PU) foam),給創口床施加負壓,使創面均勻接受負壓以外,尚能起到引流的作用,還能充填局部缺損,去除過多的滲出物,並為傷口閉合提供一個相對濕潤而不是潮濕的環境,減輕傷口周圍組織水腫。這種新型敷料能減少敷料與創面的黏連,有效隔離細菌,提供了微酸環境,有利於白細胞介導的宿主吞噬細胞發揮作用,促進常規療法無法醫診的複雜的傷口的癒合,幾乎適用於任何傷口。建議使用-125 mm Hg的壓力,因在此壓力下可增加四倍的血流,而且這種機器也能使用在補皮及皮瓣移植的傷口。
    於1995年,KCI引用Wake Forest大學的專利並發展出自己的商業產品,以V.A.C.名字推出,2005年KCI又推出V.A.C.® GranuFoam® Silver™ Dressings,將養肉機結合銀敷料。2008年以九千兩百萬美元併購LifeCell之後,將公司組成三大業務,包括:
1. 傷口高級護理– 包括KCI的真空輔助閉合(Vacuum Assisted Closure®或V.A.C.®)專利治療系統,V.A.C(vacuum Assisted Closure)是近年來出現治療創面的一項新技術,它利用透明密封貼膜使開放創面封閉,使用專門負壓泵產生一定負壓,KCI公司的負壓養肉機(VAC),利用1/5-1/6大氣壓力來造成傷口的滲液吸取及近一步的肉芽生長。通過引流管和敷料持續或間斷作用於清創後的創面。經臨床證明,該系統可以透過獨特的作用機制促進傷口癒合,並有助於減少複雜創傷病人的總體治療成本。
2. 再生醫學–由KCI公司旗下的LifeCell公司代表,業務內容包括重建手術、整形手術和婦科泌尿手術過程中修復軟組織缺損用到的組織類產品。
3. 治療支援系統–包括特護病床和氣墊床類(Overlay)產品,主要用於治療行動不便引起的肺部併發症,減少皮膚潰裂損傷,以及協助護理人員為肥胖患者進行安全護理並維護病人尊嚴。
    KCI公司目前有7,000名員工,產品銷往20多個國家。2008年營收高達18.78億美元,其中VAC佔13.94億美元,佔傷口敷料市場的三分之一,gross profit margin營業毛利率高達49.8%。

專利、VAC的專利

14 3M

游朝慶

    3M在1902年成立於美國明尼蘇達州的雙港鎮(Two Harbors),五位商人合作經營一處礦場,開採研磨輪用材料,後來發現礦物價值不如預期,於是在 1905 年隨即將新公司明尼蘇達礦業製造股份有限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 即3M)遷移至鄰近的杜魯市(Duluth),專事砂紙生產。

    接下來幾年,公司勉力經營,成就了日後的生產品質和供應鍊,並吸引了新的投資客,如Lucius Ordway, 其於1910 年將公司搬遷至聖保羅市(St. Paul)。早期的技術與行銷創新,此時逐漸開花結果,公司也於 1916 年首度發放每股 6 分的股利。1920 年代初期成功開發出世界首批防水砂紙,減少汽車製造時的氣載塵埃。1925 年達到第二個重大里程碑,年輕的實驗室助理 Richard G. Drew發明遮蔽膠帶,使公司成功擴展產品線,朝向多元化邁進,之後相繼發展出更多思高牌(Scotch®)感壓性膠帶。接下來幾年,技術的進步讓公司開發出封箱用思高牌玻璃紙膠帶,並隨即發現數百種其他實用的用途。

    一百多年來, 3M員工一直致力於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容易與美好。全球75,000名員工運用他們的聰明才智,在超過200個國家發明、生產和銷售3M產品。這些產品來自於超過40項技術平台。

    基於3M創新的膠黏劑及薄膜技術,1948年,於醫療市場提供了紙膠及無菌手術鋪單,3M在今天,也仍是通氣膠帶 (透氣紙膠)的代名詞,1981年,3M推出利貼便條紙 (Post-it® Notes)的隔年,3M發明了Tegaderm透明敷料,一種透明的防水透氣薄膜,為歷史上第一個濕性敷料。

13 AcryMed

游朝慶

    I-Flow (IFLO)於2008年,以2500萬美元收購未上市公司AcryMed,AcryMed專門開發創新的感染控制與傷口癒合產品,主要是用氧化銀線釋出銀離子來殺菌,他的專利是把銀縮小成5nm約4000 atoms,產品很多樣化,除了紗布的型態SilvaSorb® Wound Dressings還有膠狀SilvaSorb® Gel、線團SilvaSorb® Cavity Dressing,美商AcryMed是位於奧勒崗州的一家生醫材料及醫療器材之研發製造公司,主要產品為傷口之敷料。該公司以其特有專利聚合物Microlattice technology為基礎,開發出一系列具有保濕、抗菌並具有藥物緩釋效果之敷料產品及水凝膠。其產品委由Medline行銷。

    Acrymed公司開發出具有氧傳輸能力的傷口敷料,創始人Bruce Gibbins有研究顯示,提高傷口局部溶解性氧的濃度有助於一些慢性創面如糖尿病足的潰瘍創面的癒合。到目前為止,臨床上惟一可行的辦法就是應用高壓氧艙療法。但是由於這種療法的費用高昂,並且治療的過程會給患者造成諸多的不便,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開發出直接向創面局部輸送氧的技術Oxygenesys™ TDO™ (Topical Dissolved Oxygen System)。現有的一些技術只能向創面提供氣態氧,但是氣態氧是否能夠促進傷口癒合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12 Nucryst

游朝慶

    加拿大的一家奈米公司Nucryst Pharmaceuticals是Westaim Corporation的分支機構,The Westaim Corporation是一家科技開發投資公司,原本是一家私人公司,於1996年公開上市,該公司所投資的企業包括: 專門研究創傷感染控制技術的Westaim Biomedical Corp、開發低成本平面顯示電視面板的iFire Technology Inc. 和電子商務軟件開發公司Savvion, Inc等。Westaim公司已開發的技術主要在在納米技術(Nucryst製藥)和平板電視( iFire技術)這方面。iFire技術的目標是成為第一家生產真正負擔得起的大尺寸,高清晰度平板電視使用其專有的厚膜電致發光(TDEL )技術。

    Westaim戰略是與商業領導人建立有效的市場滲透率的技術。Westaim Biomedical公司的Rob Burrell於1993年就發展出在一聚丙烯塑膠膜上利用真空鍍的方式,鍍上一層奈米級銀顆粒所形成的薄膜的技術(Silcryst™),1995年通過FDA,Burrell於1991至2002年間,擔任Nucryst的副總裁,發明超過290項專利,1998年利用Silcryst™奈米銀科技賣出第一塊Acticoat™ 抗菌銀敷料,是第一個利用奈米科技研發出商用敷料的公司,短時間內就以自己的銷售力量創造出5百萬美元的營業額,吸引了Smith & Nephew這位擁有全世界行銷通路,34億美元年營業額,在先進傷口敷料方面是全世界第二大的霸主(dominant player)的興趣,2001年,Westaim Biomedical將獨家全球銷售權及Acticoat品牌給Smith & Nephew,將產品推廣至全世界,並在此時改名為Nucryst Pharmaceuticals,靠著Smith & Nephew這位策略伙伴及極強大的專利佈局,讓大多競爭公司選擇放棄這塊利基市場,使得Nucryst幾年內快速成長,2005年Nucryst以股價10元上市,隔年漲到16元,2006年, Smith & Nephew宣稱已將Acticoat™賣出5千4百萬美元,並為Nucryst賺進2千4百40萬美元的業績。但一年後,於2007年底宣布其對溼疹的表皮治療上的第二階段人體試驗失敗後,股價跌至2元,自此之後Burrell又因為管理方面的意見與公司不合而離開Nucryst,目前在加拿大Alberta大學的生醫工程系擔任教授。

11 Healthpoint

游朝慶

    Healthpoint,成立於1992年,位於德州沃斯堡,一家專業生產皮膚藥品和醫療物品的公司,隸屬於DFB Pharmaceuticals, Inc.公司,一家半固體和液體藥物的專業開發商和製造商,負責為 Healthpoint的產品生產。Healthpoint擁有300名員工,專注在行銷藥品及醫療設備,主要有三大部門:Tissue Management組織處理,Surgical手術及Dermatology皮膚科產品。在組織處理部門,其提供全系列高品質的有關傷口準備,傷口癒合,傷口感染預防及無菌的敷料產品,包括, Oasis Wound and Burn Matrix,Accuzyme Debriding Ointment,Panafil Healing Ointment,Xenaderm Ointment, Prudoxin Cream (doxepin hydrochloride) 5%,Healthpoint的策略是提供創新的,便宜的,有品質的產品給醫師,病人及社會。積極地有計畫地進入這個醫療照顧市場。

10.1 台灣的美德耐公司

游朝慶

    台灣的維康醫療用品門市,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醫院內醫療用品通路商,隸屬於美德耐公司,全省有128家醫院裡面看得到維康的綠色招牌,最小的門市只有一坪,最大可到三十四坪,市占率高達七成,其創立於1989年,醫院內醫療用品專業門市創始者,如同國內7-11之於便利商店市場一般,維康醫療擁有全國155家門市,分佈於全台各城市,30分鐘內皆可抵達,如同醫療用品便利商店,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醫院內醫療用品通路商,旗下分為三大事業群:美德耐布服租賃、美德耐過敏氣喘健康寢具,美德耐並且也是布服租賃業務的第一品牌,目前擁有全台灣中大型醫院、醫學中心共52家醫院布服租賃,市占率60%以上的龍頭地位,同時亦陸續展開對於醫院商場的統包業務,成立美德耐商場事業部,跨足商場經營的範疇,以雙贏為目標進行與醫院的良性互動。與康是美、屈臣氏等藥妝業不同的是,維康以專業醫療用品為主,超過80%的門市設於醫院內,策略就是最貼近消費者,每家門市平均 2000種商品。以合併報表來看,整個美德耐機構的年營業額20多億元,其中維康15億元至16億元,同時是長庚生技產品的最大通路商,及世界各大醫療器材公司如3M、亞培、羅氏等創新產品的主要銷售平台。 為了作到專業,門市人員必須至少是區域醫院級以上的護理師出身。 憑藉美國Medline原廠醫療用品之專業背景,以醫療保健用品販賣服務為主要營業範疇,長期投注耕耘醫院內之賣場經營,歷經十餘年的戮力經營,己成為國內醫療用品業的領導者,並在國內各大醫療體系中建立良好聲譽!以販賣醫療保健用品服務消費者,維康己成為國內醫療用品業的領導者,是全國醫院內最大、最普遍之專業醫療用品連鎖門市。

10 Medline Industries, Inc.

游朝慶

    成立於1910年,Medline Industries公司是美國從事保健品的生產和分銷業務規模最大的一家未上市企業,總部設在Mundelein,IL,全美擁有專屬的業務代表700名,賣超過十萬種商品,包括醫院設備,檢查儀器,手套,手術衣等,他也是一家代理商,在美國有超過800名銷售代表,並有超過50種傷口類產品,其在北美擁有6家製造工廠,全世界有超過25座專屬工廠,其販賣的產品有七成都是自己製造的,2007年營業額28.3億美元,員工6000名。與3M公司有策略聯盟,獨家代理3M的電燒刀導電片。在過去五年來,Medline已成為美國成長最快的醫療器材設備經銷商,Medline也是250家醫院或醫療體系的總供應商(醫院基於成本管理,而委由一家代理負責進貨其全部的醫療用品),其在全美有29個配銷中心,產品賣至美國每一州及二十幾個國家。

    其產品線包括SilvaSorb, Arglases, TenderWet, Active, X-Cell,Biosynthesized Cellulose, Gentleheal Atraumatic Silicone Foam, Exuderm, DermaGel,Skintegrity wound cleanser, Maxorb Extra and Maxorb Extra Ag which combines the antimicrobial power of silver with a powerful alginate, Medfix, SureSite, Optifoam,Optifoam Ag, Puracol Collagen Microscaffold, Remedy, and Ready Bath. 其最新的產品為2009年二月通過FDA的Maxorb Extra Ag,為一種含CMC與海藻綿的銀敷料,其銀離子可釋放長達21天。

  • SilvaSorb系列產品為AcryMed公司研發製造,Medline為其全美獨家銷售代理商
  • Arglaes系列產品為英國的Maersk Medical, Inc研發製造,Medline為其全美獨家銷售代理商
  • TenderWet為德國的Hartmann研發製造,Medline為其全美獨家銷售代理商

9 Urgo法國優格醫療用品公司

游朝慶

    法國優格醫療用公司,專業從事於傷口敷料的研發,生產以及經銷的廠家。在敷料,繃帶,膠帶,非處方藥品及傷口癒合領域是一領先的法國企業。在法國藥店敷料市場佔有率第一,達41%。法國優格醫療用公司在這一領域的世界範圍內也是領先企業。優格在小腿潰瘍,壓瘡,燒傷的治療上提供了廣泛的系列產品。極具競爭力及專業技術的領先,使得優格無論在醫院還是藥店的市場上都居領先地位。2005年,優格的銷售額超過2億歐元,其中40%的銷售額來自於海外市場。

    目前,優格正在持續不斷地開發傷口癒合領域的產品:如小腿潰瘍,壓瘡,燒傷的治療。在預防及保護領域,優格在法國市場遙遙領先,居第一,公司也將不斷地加大國際市場的投入。在德國,英國,西班牙,捷克,泰國等分公司的共同協作下,優格定會使其國際市場的佔有率不斷的進一步加大。

8 Unomedical及Aspen

游朝慶

    前身為英國廠商Steriseal公司,其於1983年開發出Sorbsan alginates藻酸敷料,為第一個成功於傷口敷料市場推廣使用的藻酸敷料商品,於1989年被Pharma-Plast收購(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丟棄式醫療器械,胰島素注射幫浦領導廠商及敷料廠商,成立於1964年丹麥),其產品並於美國上市,於1996年改名為Maersk Medical,2003年被Nordic Capital收購後並改名為Unomedical。其在14個國家有4,500名員工,年營業額2.65億歐元(4.1億美元),結合後,總員工數高達8000人,總營收17億美元。2008年9月,Nordic將旗下的Unomedical胰島素注射幫浦部門併入ConvaTec,但應歐盟競爭委員會(the European Competition Commission)要求,此次合併不得包括Unomedical的傷口照護部門,因而在2009年2月,把傷口及眼科部門賣給Aspen Surgical Products Holding, Inc.(“Aspen”)公司。

7.1 Covidien LTD

游朝慶

    1940年,一次世界大戰時,Kendall International公司開始大量生產脫脂棉紗布,戰爭結束後,由於需求減少,公司開始多角化經營,主要是生產醫療相關拋棄式產品。於1993年其Curad敷料品牌營業額高達8億美元,於1994年被Tyco以14億美元併購,並改名為Tyco Healthcare。Tyco Healthcare擁有四大醫療產品公司,包括Kendall、United States Surgical、Valleylab 和Mallinckrodt。

    2007年6月30日泰科集團被拆分為三家獨立上市的公司,原泰科醫療Tyco Healthcare從母公司泰科國際分離(spin-off)出來,成為一家獨立的公開上市公司,並被正式更名為Covidien,希望這名字能夠免於這Tyco醜聞的負面影響。

    Covidien這名字是由電腦創造出來的,字首co意味著合作(collaboration)而vida是拉丁文的生命,有重新復活的意思。2007年7月2號開始在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百慕大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這意味著公司首次成為獨立的多元化醫療保健產品公司。這也表示眾所周知的Tyco Healthcare業務最近從Tyco International中正式獨立。憑藉業界領先的品牌名稱(包括:Autosuture、Kendall、Mallinckrodt、Nellcor、Puritan Bennett、Syneture、U.S.Surgical和Valleylab),Covidien在醫療設備、影像解決方案、醫葯產品、醫療用品以及零售產品產品等五大業務部門在市場上競爭。2008年,Covidien收益達到99.1億美元,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的銷售額是在美國以外實現的。2008年12月,將公司總部從百慕大遷往愛爾蘭,該公司在那裡已運營了30年。重組後,將新成立一家愛爾蘭公司:Covidien公眾有限公司(Covidien plc)。2009年,Covidien公司的營業收入高達107億美元,公司在全球60多個國家擁有42,000多名員工,其產品銷往140多個國家。

   Covidien在台灣仍然還是叫『台灣泰科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國則是稱為『柯惠醫療器材製造(上海)有限公司』(原泰科醫療),是Covidien在中國投資4千多萬美金成立的全資子公司,成立於2006年11月。

7 Tyco Healthcare Group

游朝慶

    泰科國際有限公司(Tyco International Ltd.)創建於1960年,是全球知名的多元化集團公司,雄踞世界百強前25位,其產品行銷全美50個州以及全球100多個國家。泰科國際是一家多元化的生產與服務型企業。泰科是世界最大的電氣、電子元件製造商和服務商;海底通信系統的設計、生產、安裝和服務商;也是世界最大的防火系統和電子安全服務的生產商、安裝商和供應商;同時還是最大的流量控制閥門製造商。在醫療產品、融資與租賃、塑料和粘結劑領域,泰科公司也占據著主導地位。公司業務機構遍佈100多個國家,2004年營業收入達402億美元,員工人數超過26萬,全球500強排名第91位。

    前任CEO,Dennis Kozlowski(1992到2002年),在90年代透過數百宗併購交易,建構企業版圖,市值(1200億美元)曾一度超越美國三大車廠 ( GM, Ford, Daimler Chrysler )之市值合計,泰科因此獲得了『商業周刊』和『財富』的無數美譽。Kozlowski的偏好是以「聰明、家貧,而且想要致富」的人來擔任管理職。其實科洛斯基本身就是這樣的人,他出身於紐澤西州工人階級的社區,1997年,科洛斯基以8.5億美元,從AT&T手中買下了一家海底光纜的製造公司,這家更名為「泰科通訊」(TyCom)的公司自此便不斷擴張。1999年7月,泰科通訊僅發行14%的公司債,就籌到了21億美元;照此計算,泰科通訊的價值,足足有當初科洛斯基所出金額的14倍,可說是他的經典之作。然而,隨著成功的取得與地位的不斷攀昇,Kozlowski對生活的要求越來越奢侈。用非法得來的錢過著豪華奢侈的生活,購買名貴的藝術品、珠寶和地產,的奢靡為其贏得了『奢侈之王』的稱號,而這些奢華的背後卻是他對公司資產的侵蝕。於2002年,美國因為恩隆案(Enron)的企業醜聞,人們開始檢視這家公司,後被人舉報並於2002年6月被迫辭職。但自11/2001~5/2002,其市值已跌掉了八百億美元,還須面對將於2003年底前到期之一百億美元債務(因併購造成企業債務負擔重),因而出售金融商品部門,並於2006年將企業版圖區分成三大主體,以求降低債務,增加營運彈性,而此舉無疑宣告Tyco International的商業帝國之瓦解。美國泰科國際公司前首席執行官Dennis Kozlowski和Tyco公司原首席財務官員Mark H. Swartz一起被起訴,指控多達37項,包括通過操縱股價、盜竊、偽造檔和公司腐敗非法獲利6億美元,假公濟私,用公司的錢做自己的私人花費,至少有一億三千五百萬美金的Tyco資金,被用來供Kozlowski購買數棟豪宅、古董、豪華傢俱及舉辦豪華慶生會及個人慈善捐贈。美國紐約地方法院於2005年做出裁決,裁定上述兩人盜用公司巨額財產罪名成立。

   Kozlowski的故事,如今被拿來與恩隆案放在一起當作企業倫理的教材。

6 Paul Hartmann AG 德國保赫曼集團

游朝慶
 德國赫曼集團擁 有一百九十年的歷史(1818),為歐洲最大之醫療用品公司之一,2007年營業額約十三億歐元,全球員工近9,000人。
    英國李斯特(Joseph Lister, 1827—1912)對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的消毒意見很感興趣,以此為啟示,創造了外科消毒法。李斯特認為,不解決傷口化膿和感染,外科手術的死亡率就不可能下降。他對可能引起傷口化膿和感染的問題做了認真觀察、思考。他觀察到:閉合性骨折,不管傷勢多重,一般都不會化膿、感染;相反,開放性骨折,即使傷勢很輕,甚至僅有尖細的碎骨端刺出體表,都發生化膿、感染。根據此事實很容易得出結論:空氣是引起傷口化膿和感染的原因。但究竟是什麼原因,他久久不能作出結論。1865年,他從—個朋友那裡聽說巴斯德關於發酵和腐敗都由微生物引起的學說。李斯特仔細研讀巴斯德的論文,茅塞頓開,意識到傷口化膿,很可能也是由空氣中的微生物引起的。如果這一推論正確,那麼,只要把傷口與空氣中的微生物隔絕或把微生物殺滅就能預防化膿感染。李斯特要找到有效的殺菌劑,試用了氯化鋅、升汞、硼酸等,都不理想;後來,他聽說石炭酸可以防止污水腐敗發臭,便決定用石炭酸為殺菌劑,用改裝的手工泵,向手術室的空氣和四周的牆壁噴灑石炭酸或其蒸汽,也噴灑在手術部位。他還首創用八層被石炭酸浸泡過的紗布敷傷口,在第七、八層之間夾入一塊膠布,使傷口與空氣完全隔絕;在消毒紗布與創口之間貼—消毒綢布,以防紗布粘住傷口。在做較複雜的手術時,手術者的雙手也要先在石炭酸溶液中泡過。這一系列消毒措施,成效驚人:在使用這一消毒方法的最初3年時間裡,李斯特的外科病房只發生過1例創傷性丹毒;此間所做的40例截肢手術中,只有6例(15%)死亡,此前的兩年間,35例截肢中就有16例(45.7%)死亡。這是一個明顯的、了不起的成績。1867年,李斯特在《刺絡針》(Lancet)上正式公佈了自己創造的外科消毒法。但是,英國醫學界對李斯特消毒法的態度同樣冷淡,甚至有不少醫生撰文進行批駁和攻擊。1877年,李斯特返回倫敦,任王室學院外科教授,又受到修女們的激烈圍攻。在德國,“李斯特外科消毒法”在《刺絡針》上公佈後不久,就被幾位外科醫生試用;但因工作的系統性不夠,未能作出肯定的結論。1868年,當巴蒂爾本(Adolf von Bardelben,1819-1895)大夫主持柏林醫院外科工作之時,他曾因化膿和感染所致死亡率太高,產生過關閉外科病房的念頭。當他得知李斯特外科消毒法後,就派助手舒爾茨(Wilhelm Schultze)到倫敦進行實地考察和學習;回國後,在柏林醫學會會議上向德國外科學界的知名人士作了詳細的介紹,對李斯特消毒法備加稱頌。促進了該法在德國推廣。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德方對李斯特消毒法還缺乏經驗,大部分戰地醫院缺石炭酸,創傷死亡率仍高達25%,截肢死亡率達40–50%;但也有一二個戰地醫院比較嚴格地施行了李斯特消毒法,刨傷和截肢死亡率都大大低於其它戰地醫院。
    1873年Paul Hartmann公司利用Victor von Bruns發明的脫脂技術開始生產脫脂藥綿,隔年,李斯特寫了一封信告訴Hartmann如何製作無菌傷口敷料的方法,Paul Hartmann公司便開始大量製造紗布敷料。一戰和二戰中,該公司都是德軍醫療救護裝備的供應商。
    1993年,位於瑞士的Internationale Verbandstoff Fabrik (IVF)公司加入Hartmann集團,成為其擁有60%股權的子公司,並改名為 IVF HARTMANN AG,其著名的創新傷口敷料為可主動清創壞死組織的TenderWet® active,其美國專利號碼為US06,169,223(如專利 6),於1999年2月8日申請。是一種新型互動式傷口清潔敷料。其外層是一種疏水的人造纖維紡織材料,不粘傷口,核心部分為聚丙稀酸酯(SAP),經林格爾氏液啟動後,SAP對蛋白類物質具有極高的親和力,可主動吸收傷口滲液及壞死組織。通過互動式清創,其專利性的SAP內芯,對壞死組織、細菌及滲液有強吸收力,目前全球尚無同類產品。


專利、Tenderwet 的專利

5.1 Ethicon 及 Systagenix Wound Management

游朝慶
    強生公司成立之初,最早的產品目錄中記載著可吸收並經過滅菌處理的縫合線,即4種腸線和4種絲線,用於手術中的傷口縫合。1944年,Ethicon(愛惜康公司)作為強生集團的子公司宣告成立,其產品開始使用綿、麻等天然纖維,並研發了人工合成的可吸收和不可吸收兩大縫線系列以及不銹鋼針,滿足了手術領域日益增長的客戶需求。
    二戰後,愛惜康生產的手術縫線在全球範圍內的市場佔有率由15%升至70%以上,在美國市場其佔有率更是超過了80%,成為世界品種最齊全的縫線製造商。90年代,愛惜康憑藉良機,從事多元化經營,研發出更為先進的產品技術。公司於1995年收購了全球最好的運動創傷公司-Mitek外科產品公司,使其產品範圍擴大到骨科領域。1998年,愛惜康通過引進Dermabond皮膚粘合劑,進入了皮膚傷口吻合的新領域。2002年,公司又推出全球第一種也是當時唯一的抗菌人工合成可吸收縫線『薇喬抗菌縫線』,用於降低傷口感染的風險,從而啟動了外科縫線的新理念。
    2008年12月,愛惜康透過競標流程,正式將其專業傷口護理事業(Professional Wound Care Business)賣給摩JP摩根大通(JP Morgan Chase)旗下的私募股權公司One Equity Partners。強生的創傷護理集團原為其Ethicon醫療設備部門的一部分,於2007年銷售額約2.7億美元,擁有800名員工。One Equity Partners於2008年12月2日將Professional Wound Care Business of Ethicon Inc改名並成立了Systagenix Wound Management公司,新總部包括研發及製造都位於英國,旗下產品包括ACTISORB Activated Charcoal Dressing with Silver,ADAPTIC Non-Adhering Dressing,PROMOGRAN Matrix Dressing,PROMOGRAN PRISMA Balancing Matrix Dressing,REGRANEX (becaplermin) Gel 0.01%,SILVERCEL Anti-microbial Alginate Dressing及TIELLE Hydropolymer Dressings。然而台灣卻沒有進Ethicon的敷料。
    現行美國唯一核可治療糖尿病傷口癒合的上市生長因子藥物僅有美商強生藥廠(Johnson & Johnson)的Regranex Gel(「利潰凝」凝膠,是Ortho-McNeil TM的商標,其含Becaplermin貝卡普明0.01%),是基因重組的「重組人類-血小板衍生生長因子」(簡稱rh-PDGF),這種藥價格高昂,單劑要價600美元,一個療程下來需花費約3,000美元,乃由Johnson & Johnson屬下的Ortho-McNeil-Janssen(OMJ)藥廠製造,而Becaplermin原料由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s, Inc.公司提供,美國專利U.S. Patent #5,457,093(如專利 5)申請於1993年10月12日,目前權利人為Ethicon,原本由成立於1981年美國加州的Chiron Corporation所研發,其公司於2006年被Novartis諾華藥廠收購,並改名為Novartis Vaccines and Diagnostic,成為Novartis的子公司,由OMJ藥廠製成外用凝膠並銷售,商品名為Regranex®,用於治療糖尿病併發的足部潰瘍,美國於1997年12月通過FDA核可使用後,J&J公司隔年取得其銷售權。一年產值約2.7 億美元。於2008年權利轉給Systagenix公司。

專利、含生長因子的Regranex Gel的專利

5 Johnson & Johnson

游朝慶

    強生集團的歷史源於西元一八八五年,由著名英國外科醫師喬瑟夫·李斯特(Joseph Lister) 爵士的學生羅伯·伍德·強生(Robert Wood Johnson)創立。啟蒙於李斯特爵士的感染性病菌理論,強生發展出一套適於手術使用的無菌器材和保存包裝,大大的減低了病患在手術中被感染的機會。

    羅伯·伍德和其胞弟愛德華·米特於是將其醫療器材科技量產化,並於西元1888年,在紐澤西州的新布朗斯韋克(New Brunswick) 將一座包裝紙工廠改良為強生公司的生產線,進而進軍北美的醫療、手術儀器事業。當時無菌及消毒的觀念尚未普及,J&J 發行一本手冊”Modern Methods of Antiseptic Wound Treatment”教育當時的醫護人員,經過六年,J&J便每年賣出3.5百萬碼的紗布。於是,從簡單的消毒紗布起,強生公司開發了一系列的傷口處理產品,包括了著名的Band-Aid 膠布在內。其為西元1921年美國嬌生公司員工Earle Dickson先生爲妻子包紮傷口所發明,稱為“邦迪”創可貼(Band-Aid),日本人稱為「OK BAND」。

    長久以來,強生公司便以致力改良醫療、臨床品質為目的。強生集團自1888年以來便發行教育性的Johnson & Johnson雜誌,並大力贊助紅十字會及下轄的Red Cross Notes和 Red Cross Messenger。

    西元1919年,強生集團在加拿大成立了海外的第一家分公司。英國分部則在1924年成立。1930年代,強生集團進軍嬰兒用品的開發,並將其藥品事業分出,成立Ortho Pharmaceutical藥廠。之後,集團又陸續的成立Surgikos Inc.為其手術儀器公司,Ethicon Inc.為其醫療用品部門。1944年在紐約交易市場公開上市,代碼:JNJ,1957年成立的McNeil Laboratory開發出著名的止痛藥Tylenol 後,成為了世界級藥廠McNeil Pharmaceutical。1989年Surgikos, Inc.與Johnson & Johnson Patient Care, Inc.合併成立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Inc.。

    西元1990年,強生成立了Ortho-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致力於分子生物工程的研發工作。1994年,強生合併了科達(Eastman Kodak)的Clinical Diagnostic部門,及原有的LifeScan儀器公司,成立了世界最大的診斷儀器集團Ortho-Clinical Diagnostics。至今在全球57個國家,擁有超過250家分公司,僱用12萬名員工,是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材製造商。公司營運跨足保健用品(嬌生)、醫療用品(壯生)、及藥品(楊森)三大領域。2008年,強生公司的全球銷售額為637億美元。

    以智慧財產佈局而言,依據European Patent Office統計的資料,J&J為全球五大醫療器材公司之一,所擁有的專利權達1442件,包含整合性醫材與診斷與心血管二大領域,可見智慧財產(Intellectual Property)對醫療器材企業發展佔有舉足輕重地位。

    該公司並於1975 年,首度在台灣銷售Johnson & Johnson醫療用產品。1990年成立壯生醫療器材(Johnson & Johnson Medical Taiwan)。

4 Coloplast A/S

游朝慶

    Coloplast康樂保公司的故事可回溯到1954年,當時因Elise Sørensen護士女士32歲的妹妹Thora罹患結腸癌及造口手術,於1954年研發出世界第一個可拋棄式造口袋,延續Elise Sørensen的精神,Coloplast公司1957年成立於丹麥,1983年在哥本哈根証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要從事醫療護理用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涉及造口、失禁、傷口、義乳和皮膚護理五大領域。於2008年8月,旗下的Contreet改名為Biatain Ag。目前,公司在全球範圍內有8500多名員工,產品銷售分佈在30多個國家,並在丹麥、中國、美國、德國、匈牙利及哥斯達黎加設有生產基地。康樂保公司是相關領域主要的供應商,同時還是歐洲和中國造口用品市場的主導品牌。根據2008年其公司的統計資料,其在先進傷口全球市場佔排名第四位(前三名分別是ConvaTec,Smith & Nephew,Mölnlycke)。但在造口及失禁的全球市場都佔第一名。

    在台灣,其公司是第二家原廠在台灣成立分公司,由自己的業務來推銷其產品。而第一家是原屬於必治妥施貴寶公司的ConvaTec,現也已獨立運作。其餘公司的敷料產品都是由代理商或經銷商在台販賣。然而在今年五月,台灣的coloplast還是把傷口敷料的部分委由康勁公司來行銷,自己則專注於造口這一塊市場。

    2001年,丹麥的Coloplast公司在傳統的水膠體敷料中加入含銀化合物,與水分接觸後釋放出銀離子,產品為Contreet hydrocolloid。2002年,又把自己的泡棉敷料Biatain加上銀,製成含銀泡棉敷料,產品為Contreet Foam。2006年,Biatain-ibu於歐洲上市,其結合Biatain泡棉敷料與Ibuprofen酸痛貼片,為第一個有止痛效果的傷口敷料。2008年,Contreet改名為Biatain Ag。

3 .Mölnlycke Health Care Group AB"美尼克"

游朝慶
 
    創立於1849年,Mölnlycke Väferi AB成立於德國,此公司的Tomas Fabo於1985年發明一種獨特的專利(如下),一種叫做Safetac的軟矽膠技術(soft silicone technology),其可讓敷料不沾黏於濕潤傷口,卻能溫和地黏在傷口周圍的皮膚,因此能夠減少換藥時對傷口的傷害及疼痛,1990年,Safetac專利技術的第一個商業產品Mepitel上市。Nordic Capital(北歐資本集團,瑞典併購公司,位於斯德哥爾摩)於1997年藉由同時收購並合併the clinical division of SCA of Sweden(瑞典紙品與包裝集團公司)及芬蘭的the KolmiSet unit of Tamro Oy (Tamro, 歐洲最大的藥品物流配送企業)這兩部門,而於1998年正式成立了Mölnlycke Health Care,此時才正式將傷口敷料及拋棄式手術用產品當作是公司的核心事業。此時公司重組成兩個部門,1.手術產品部門,其品牌為Klinidrape,2.傷口敷料部門,其品牌為Tendra。並於1999年推出其聞名世界的不黏傷口的泡棉敷料Mepilex,Safetac這個名稱於此時才正式推出。
    於2001年以1.04億美元買下了Johnson & Johnson的surgical care products unit及Barrier品牌,這是Mölnlycke轉型的一大步,使公司從歐洲市場的競爭廠商變成領導廠商,並開始全球佈局,使營業額從2.35億歐元增加到4.8億歐元,使得公司的規模擴充了3倍。七年後,Nordic Capital於2005年7月,賣給了Apax Partners (Apax,一家英國私人投資公司),同年8月,Apax將旗下的兩家英國公司Medlock Medical公司和Regend Medical公司合併,成立新的『Mölnlycke Health Care Group AB』公司。2006年營業額達到7.6億歐元,EBIT(稅前息前淨利)2.3億歐元,利潤高達30%,員工5570名。
    接著Apax於2007年1月,以28.5億歐元(約37億美元)65%賣給了Investor AB (瑞典銀瑞達集團(Investor AB),又譯投資者集團),35%給Morgan Stanley Principal Investments (美國摩根史坦利資本投資),於2008年10月併購了法國的Pharmaset(一家製作拋棄式手術用產品的廠商),2008年10月,Mölnlycke之前替ConvaTec製造的LyoFoam Dressings,Setopress High Compression Bandages,及Tubigrip family of compression bandage等產品,都收歸Mölnlycke來銷售,並利用其泡棉第一大廠的優勢,繼2005年推出薄片(mepilex lite)及防水泡棉(mepilex border)之後,於2008年,將銀離子結合泡棉,製做出抗菌的mepilex Ag,2008年營業額7.91億歐元,EBIT:27%,6200名員工,先進敷料產品佔營業額20-30%。

專利、Mepilex泡棉的專利

2 Smith & Nephew

游朝慶
    Smith & Nephew一直是傷口照護產品的領導者,也是少數投入複合式醫療器材領域的非美國公司,1856年Thomas James Smith在英格蘭開設一家藥物化學商店,這是Smith & Nephew的前身。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到了2008年Smith & Nephew已有超過8,000名員工,年銷售額達38億美元,在全球33個國家營運,並於1999 年於紐約證券交易所(New York Stock Exchange)公開上市,代號SNN。1998年,該公司進行經營策略重整,經營重點轉向高成長、技術導向的醫療器材事業,主要聚焦在骨科(55%,orthopaedics)、傷口護理(23%,wound care)以及內視鏡(22%,endoscopy)三個核心領域,致力於幫助專業醫療人員能夠更有效率地進行照護病人的工作。藉由產品的研究發展以及與顧客長時間的良好關係,維持該公司在業界的領先地位。據其公司的2008年的年報(如圖 10)顯示,在2007年全球先進敷料產值約有47億,並有11%的成長,而Smith & Nephew在先進傷口敷料的市場地位僅次於KCI這家負壓養肉機的獨占市場廠商。

、2007年全球先進敷料市佔率
資料來源:Smith & Nephew 2008年年報
    含細胞敷料Transcyte 與Dermagraft為組織工程技術的延伸,其技術是來自組織工程最早商品化的公司Advanced Tissue Sciences(ATS),雖然Advanced Tissue Sciences (ATS)於2002年已經宣佈破產,Smith & Nephew花1千兩百萬美元購入其兩項產品:Dermagraft及TransCyte,並且納入其產品線,Smith & Nephew相信組織工程技術將會成為未來敷料的產品主流。其膠原蛋白敷料Biostep於2008年獲得歐盟CE認證,Biostep Ag更是一種竟能殺菌又能長肉的新一代殺手級產品。這個產品原本由Covalon Technologies Ltd發明製造,於2005年以ColActive Ag產品通過美國FDA,Smith & Nephew於2007年取得其全球專賣權,產品線加入了主動性敷料,使Smith & Nephew的產品佈局更加完整。
    另外一項與敷料有關的產品為Acticoat,這項產品為投注於奈米生醫相關的Nucryst Pharmaceuticals公司所研發,這家公司的產品為Acticoat是燒燙傷敷料,目前在北美仍有超過100至200家醫院使用,透過和Smith& Nephew 合作,將Acticoat全球佈局用於燒燙和慢性傷口敷料。由於在體外(In vitro)和體內(in vivo)研究中特殊的奈米銀粒具有抗發炎和廣效抗菌的活性,這具有很大的臨床應用性和商品潛力,一般認為傳統的銀由較大的結晶組成,其溶解非常緩慢,因此減少了銀生物活性,但奈米銀可用於醫療器材及醫療用途,主要就是將奈米化銀的結晶變小,使其生物活性增加所致。目前商品化的奈米銀產品Acticoat傷口敷料對150種以上的病源菌具有抑制的效果,甚至對於抗藥性極強的超級細菌MRSA和VRE都能有效抑制,這樣的特性可用於減少感染,並可以加速傷口的癒合。於2001年,和Smith & Nephew合作,將Acticoat全球佈局用於燒燙和慢性傷口敷料。兩家公司當初於2001年簽署協議,當時Smith & Nephew跟Nucryst收購Acticoat品牌,並同意授予Nucryst獨家的製造權利,外加支付製造成本補貼、銷售與權利金與相關標的里程金。Nucryst取得Smith & Nephew總數高達五千六百五拾萬美元的階段性研發權利金(milestone payments),到2005年底為止,Nucryst共取得了這其中的一千九百萬美元。Nucryst仍然持有Silcryst奈米銀的專利及智慧財產,並繼續為Smith & Nephew製造生產Acticoat,而Smith & Nephew也依合約提供廠房設備租給Nucryst。Nucryst擁有151名員工,18項美國專利,22項專利申請中,Acticoat是Smith & Nephew的註冊商標,Silcryst是Nucryst的註冊商標。
    BlueSky的Versatile 1 wound vacuum system於2004年獲FDA上市前通知。雖然KCI陸續控告BlueSky Medical Group,Inc.(2003)、Medela AG.、Innovative Therapies, Inc.等公司侵犯KCI之Wake Forest專利,但均未能成功阻止其他公司投入負壓療法相關醫材的研發。2007年5月,Smith & Nephew宣布以9,500萬美元買下BlueSky Medical Group,Inc.,正式跨足負壓創傷治療(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NPWT)市場,相關產品EZCARE及V1STA也於2008年5月開始,交由行銷據點多達550處,遍佈美國50州的Apria Healthcare, Inc.經銷販售,計畫分食創傷照護市場這塊大餅。2009年2月19日Smith & Nephew傷口部門宣布,美國專利局根據S&N的請求,經過再度檢查其專利後,已經撤銷KCI先前的的三項NPWT專利,這些專利的主張(Claims)包括泡棉專利的主張,美國專利局找出相關的習知技能(prior art),主張VAC的一些專利範圍不符合『新穎性(novelty)』及『進步性(unobviously)』的專利要件。這些結果將有助於S&N排除一些法律的障礙,並繼續為傷口照護者提供另一個NPWT的選擇。
    由Smith & Nephew的產品佈局可以發現,在敷料的領域中不斷創造新的規格,無論是細胞敷料或是奈米技術的應用,在研發方面,他積極地尋求策略聯盟,不擴充自己的研發部門,減少研發失敗帶來的風險,而把資金放在已上市的新型有競爭力的敷料產品上,如奈米銀敷料,負壓養肉機及膠原蛋白銀敷料,利用自己本身強大的經銷核心能力,將地區的產品迅速擴充到全世界,對於成為敷料的龍頭廠商展現強烈的企圖心。

1.2 Speciality Fibres and Materials (SFM)

游朝慶

    若回溯其歷史,其最前身英國公司Courtaulds(科特)公司創建於1816年,是一絲製品編織公司,是20世紀初全球化學纖維行業的先鋒。在20世紀60年代,科特收購了國際油漆和Pinchin Johnson公司。至此,這些業務與纖維業一起,組成了兼併後的公司的基礎。在油漆和人造纖維領域擁有高端技術並處於領前位置。在1981年研發產製革命性特殊新纖維,第一個將海藻綿成功商業化應用於傷口照顧上,於1985年將這個敷料部門獨立為Focus Polymers,1990年其海澡綿在美國上市,然而在1990年,科特紡織品從公司剝離出去。1992年,和ConvaTec合作,共同開發出一種先進可形成膠體狀的纖維,名叫Hydrocel(商品名),由此原料ConvaTec製做出新一代的先進敷料Aquacel。一種功能類似海澡綿可吸水形成膠狀卻又不易斷裂的人造纖維lyocel,專門替ConvaTec生產。一家荷蘭綜合化學品大廠,全球最大塗料製造商,Akzo Nobel(阿克蘇諾貝爾),於1998年收購了科特公司,合併後,將原本為兩家企業的化纖事業加以合併成立的獨立子公司,改名為Acordis Speciality Fibres(ASF)公司。塗料部門則併入Akzo Nobel,1999年,Akzo Nobel公司將其纖維業(Acordis公司)賣給CVC Capital Partners公司,一家歐洲最大的私募股權基金公司。

    Acordis為歐洲著名纖維製造商,主要供應人造纖維原料及用於工業、醫療、衛生方面之特殊紡織品,總部設在荷蘭。主要有三大系列醫療用紡織品:Micropake, Alginate與Carboxymethyl Cellulose(CMC)。Micropake纖維有抗輻射性、良好的彈性張力、符合ISO10993毒物標準認證與可經無菌處理等優點,使用此材質做成之紗布與海綿等醫療用品,在歐洲位居主要領導品牌。Alginate是為自海藻抽取提煉出的一種特殊纖維,廣泛使用於一般醫療用品中。CMC纖維(hydrocel)有極高之吸水保濕力,在水中可膨脹近600%。工業用特殊纖維原料則有韌性強的Viscose(Cordenka)、聚酯纖維(Diolen)、Polyamide(Enkalon/Enka Nylon)等供應汽車工業如安全氣囊用及其他工業用紡織品,是歐洲Airbag Yarns的主要供應商。Dolanit及Dolan則是具高效能的丙烯酸特殊纖維,可提供最佳抗紫外線與適應氣候等功能,供作過濾、建築、絕緣材料及雨蓬等戶外紡織品。

    自從2004年將其成長中的Hydrocel部門賣給ConvaTec之後,改名為Acordis Services Ltd (ASL),2005年2月又將其海澡綿及Micropake敷料部門賣給德國Lohmann and Rauscher公司後,改名為Acordis Services Limited,轉型為顧客關係服務,而轉至Lohmann and Rauscher的敷料部門則改名為Speciality Fibres and Materials(SFM),繼續其海藻綿的製造販賣。

1.1 ConvaTec

游朝慶

    ConvaTec於1978年成立於美國紐澤西, 為E.R. Squibb and Sons, L.L.C.施貴寶旗下的品牌,由於發明了hydrocolloid(水膠體),全世界第一個人工皮成分,帶給造口病人更好的生活品質,以Stomahesive造口產品聞名。1982年,在成功推廣造口產品的基礎上,又推出了她的第二個核心業務---Duoderm多愛膚水膠體癒合敷料。1989年,必治妥與施貴寶兩家公司合併,ConvaTec也跟著併入BMS旗下。1992年,Acordis Speciality Fibres和ConvaTec合作,共同開發出一種先進可形成膠體狀的纖維,名叫Hydrocel,由此原料ConvaTec製做出新一代的先進敷料Aquacel Hydrofiber愛康膚清水性纖維敷料,一種纖維吸收性敷料。
    1995年Bristol-Myers Squibb併購了CV Laboratories(Merck子公司),也把此公司著名的海藻綿Kaltostat納入自己的旗下,2002年ConvaTec推出的當時市場上唯一的複合抗菌敷料--- Aquacel Ag愛康膚銀高吸收抗菌敷料。該產品被用於急慢性傷口包括手術後傷口、二度燒傷、糖尿病足、小腿潰瘍和褥瘡。2004年,ConvaTec以6200萬美元併購英國Acordis公司Specialty Fibres的工廠及業務。此公司於1992年和ConvaTec合作,共同開發出Hydrocel,ConvaTec部門現利用Acordis Speciality fibres的產品為原料生產Aquacel和Aquacel Ag。
    2007年,ConvaTec佔對BMS營收的19%,在11.55億美元的收入中,造口產品約佔51.4%,傷口治療產品約42.3%,在91個國家中,有3,500名員工。其地理分佈上,有30%來自美國,其餘7成來自全球市場。EBIT 約3.48億美元。2008年8月,必治妥施貴寶公司宣佈將旗下的ConvaTec以4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瑞典併購公司Nordic Capital Fund VII (瑞典北歐投資)和美國的Avista Capital Partners (美國艾維斯塔資本夥伴),自此,ConvaTec下市成為私有的企業。Dave Johnson將繼續擔任ConvaTec的首席執行官。此次併購是近期來發生在醫療健康領域金額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對Nordic Capital Fund和Avista Capital Partners來說都是最大的投資金額。
    2008年9月,Nordic將旗下的Unomedical(位於丹麥哥本哈根的丟棄式醫療器械,胰島素注射幫浦領導廠商及敷料廠商,成立於1964年丹麥,當時的名稱為Pharma-Plast,於1996年改名為Maersk Medical A/S,又於2003年改名為Unomedical A/S)併入ConvaTec,其在14個國家有4,500名員工,年營業額2.65億歐元(4.1億美元),結合後,ConvaTec總員工數高達8000人,總營收17億美元。此次交易讓ConvaTec進入歐洲的道路更加寬敞。但應歐盟競爭委員會(the European Competition Commission)要求,此次合併不得包括Unomedical的傷口照護部門,此部門需於幾個月內與公司資產剝離,此部門於2009年2月被Aspen Surgical Products Holding, Inc.併購。
    接著ConvaTec公司被分為四個部門Ostomy Care, Wound Therapeutics, Continence and Critical Care及Infusion Devices。

專利 1、Aquacel的專利

專利 2、Aquacel-Ag的專利1

專利 3、Aquacel-Ag的專利2

1 Bristol-Myers Squibb必治妥施貴寶

游朝慶

    必治妥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簡稱 BMS)是美國一家以提供高品質的醫藥、營養及保健產品和化妝品等,以延長人類壽命,增進人類的生活質素為目標的集團公司。必治妥施貴寶公司在1989美國兩大製藥廠Bristol-Myers和E.R. Squibb and Sons, L.L.C.合併而成的。前者在1887由William McLaren Bristol和John Ripley Myers在紐約州奧奈達縣柯林頓村成立的,以直接銷售品質優良的藥品給醫生作為主要的業務。而在19世紀的下半,Dr. Edward Robinson Squibb也創立了施貴寶藥品事業。在1989年10月,兩家公司的合併,成為當時歷史上最大的併購案。當時成立了ConvaTec及Zimmer兩個醫療用品 (Medical Devices)事業單位,分別致力於營養和保健/康復產品等產品研究和開發,為公司建構一個完整的醫療與個人保健事業體系奠定基礎。而為了專注於核心產品的研發,以提供更專業的品質與服務,公司於2001年進行了幾項組織整合,包括將Clairol頭髮護理和染髮產品業務部門以49億5000萬美元賣給寶鹼公司及將醫療器材事業單位-Zimmer等非核心事業獨立出來,並於2002年將公司物流相關作業由專任物流公司處理,提供更完整的客戶服務。在今天,必治妥施貴寶公司依然是全球具備領導地位的製藥保健類事業公司。在2001年,必治妥施貴寶公司在全球的銷售額已經接近200億美元。有28種產品在年度的全球銷售額都超過1億美元,包括了4種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產品。旗下的全資附屬公司美強生營養品(Mead Johnson)和康威醫療用品(ConvaTec)分別致力於營養和保健/康復產品等產品研究和開發。2007年12月必治妥施貴寶還以5.25億美元出售了旗下的一個醫學圖像部門,同時於2008年第四季將強生營養部門10%-20%的股份對外出售($1B IPO)。

    2008年8月,必治妥施貴寶公司宣佈將旗下的一個商業部門ConvaTec以41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瑞典併購公司Nordic Capital Fund和美國的Avista Capital Partners。Dave Johnson繼續擔任ConvaTec的首席執行官。此次併購是近期來發生在醫療健康領域金額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對Nordic Capital Fund和Avista Capital Partners來說都是最大的投資金額。ConvaTec是必治妥施貴寶公司負責研發和銷售創新傷口治療和造口術產品的商業部門。這一系列的出讓都是必治妥施貴寶公司“瘦身”策略的一部分。為了能夠成為行業內領先的生物醫藥企業,必治妥施貴寶公司一步步將自己的非醫藥資產剝離,從而能夠有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專注在加速生物醫藥的研發上,同時出售非醫藥資產的所得也能為未來進一步的醫藥研究提供充足的保障。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含矽膠之除疤凝膠之衛生署許可

游朝慶

今天2010/12/21在http://203.65.100.151/DO8180.asp衛生署藥政處 西藥 、醫療器材 、 化粧品許可證查詢網頁,在醫器主類別以『I一般及整型外科手術裝置 』,醫器次類別以『I4025矽膠片』來搜尋,可搜尋到39項矽膠片及矽膠凝膠產品,扣掉矽膠片及已註銷的,剩下16項,其中只有Polyxal是台灣製造

 

許可證字號

有效日期

中文品名

英文品名

申請商

製造廠

10

衛署醫器製壹字第002848號

104/03/03

“玻麗舒”疤痕護理凝膠(未滅菌) 

“Polyxal” Scar care silicone gel (Non-Sterile)

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友霖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桃園製藥廠 

21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6876號

102/07/08

“芙立康”疤痕凝膠 (未滅菌)

“Froika”Scar Gel (non-sterile)

武昌貿易有限公司 

FROIKA S.A.

22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7353號

102/12/24

“斯翠華瑪”適痕凝膠 (未滅菌)

“Stratpharma”Strataderm Scar therapy Gel (Non-sterile)

凱宜貿易有限公司 

STRATPHARMA AG

23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7509號

103/02/23

“阿姜塔”疤痕護理凝膠 (未滅菌)

“Ajanta”Vaniza Gel (Non-Sterile)

友華生技醫藥股份有限公司 

AJANTA PHARMA LIMITED

24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7722號

103/05/12

“愛凡絲”蓋絡卡緹疤痕護理矽膠 (未滅菌)

“Advanced”Kelo-cote scar gel (Non-Sterile)

吉富貿易有限公司 

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

25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7723號

103/05/12

“艾萊德”喜美而疤痕凝膠 (未滅菌)

“Allied”Cimeosil Scar Gel (Non-Sterile)

程毅企業有限公司 

ALLIED BIOMEDICAL CORPORATION

26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7727號

103/05/13

“英諾威”得瑪絲疤痕凝膠 (未滅菌)

“Inovail”Dermatix Ultra Gel (Non-Sterile)

香港商法瑪林珂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HANSON MEDICAL INC.

27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7770號

103/06/01

“愛凡絲”蓋絡卡緹疤痕護理噴劑 (未滅菌)

“ADVANCED”Kelo-cote scar spray (Non-Sterile)

吉富貿易有限公司 

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

28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7862號

103/06/26

“恩特科”優潔疤痕護理凝膠 (未滅菌)

“M-technologies” Eurogel Plus Silicone Gel for Scar Management (Non-Sterile)

登偉生技顧問有限公司 

M-TECHNOLOGIES

29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7938號

103/07/24

“斯亦康”護疤乳〈未滅菌〉 

“Scar”Esthetique Cream 〈non-sterile〉 

麗晶之家有限公司 

TCI LABORATORIES INC.

33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8667號

104/03/31

“愛凡絲”蓋絡卡緹曬璐莉疤痕護理凝膠 (未滅菌)

“ADVANCED”Kelo-cote Solaire scar Gel (Non-Sterile)

吉富貿易有限公司 

FORMULATED SOLUTIONS LLC

34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8667號

104/03/31

“愛凡絲”蓋絡卡緹曬璐莉疤痕護理凝膠 (未滅菌)

“ADVANCED”Kelo-cote Solaire scar Gel (Non-Sterile)

吉富貿易有限公司 

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

35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8824號

104/05/14

“平克”適痕凝膠 (未滅菌)

“Spenco” 2nd Skin Scar Gel (Non-sterile)

順亞國際有限公司 

SPENCO MEDICAL CORPORATION

36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8963號

104/07/02

“斯翠華瑪”舒達美疤痕凝膠 (未滅菌)

“STRATPHARMA”Stratamed medical use scar therapy gel (Non-Sterile)

凱宜貿易有限公司 

STRATPHARMA AG

37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9063號

104/08/10

倍舒痕凝膠(未滅菌) 

Dermatix Ultra Gel (Non-Sterile)

香港商法瑪林珂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HANSON MEDICAL INC.

38

衛署醫器輸壹字第009415號

104/10/26

“聖智”思膚爾矽凝膠 (未滅菌)

“Sage”SMOOTHSCAR Topical Silicon Gel (未滅菌)

美商新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 

SAGE PHARMACEUTICALS, INC.

下面為我之前的版本,發現近來已有多種產品問世,故予以更新

發證日期

英文藥名

中文藥名

許可證字號

申請藥商名稱

製造廠名稱

95/3/22

Dermatix Gel (Non-Sterile)

舒痕凝膠 (未滅菌)

衛署醫器輸壹003083

美商威朗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HANSON MEDICAL INC.

97/07/08

“Froika”Scar Gel (non-sterile)

“芙立康”疤痕凝膠 (未滅菌)

衛署醫器輸壹006876

武昌貿易有限公司

FROIKA S.A.

97/12/24

“Stratpharma”Strataderm Scar therapy Gel (Non-sterile)

“斯翠華瑪”適痕凝膠 (未滅菌)

衛署醫器輸壹007353號

凱宜貿易有限公司

STRATPHARMA AG

98/05/13

“Inovail”Dermatix Ultra Gel (Non-Sterile)

“英諾威”得瑪絲疤痕凝膠 (未滅菌)

衛署醫器輸壹007727

香港商法瑪林珂pharmalink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HANSON MEDICAL INC.

98/05/13

“Inovail”Dermatix Ultra Gel (Non-Sterile)

“英諾威”得瑪絲疤痕凝膠 (未滅菌)

衛署醫器輸壹007727

香港商法瑪林珂pharmalink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INOVAIL SINGAPORE PTE. LTD.

98/05/12

“Advanced”Kelo-cote scar gel (Non-Sterile)

愛凡絲”蓋絡卡緹疤痕護理矽膠 (未滅菌)

衛署醫器輸壹007722

吉富貿易有限公司

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

98/05/12

“Allied”Cimeosil Scar Gel (Non-Sterile)

“艾萊德”喜美而疤痕凝膠 (未滅菌)

衛署醫器輸壹007723

程毅企業有限公司

ALLIED BIOMEDICAL CORPORATION0

台灣Dermatix代理商的改朝換代

游朝慶

    2004年7月22日,台北榮總第33次審議會通過整形外科Dermatix silicone gel舒痕凝膠15G的自費申請品項,製造商為ICN/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美國),申請廠商為美商艾欣(ICN,即現在的威朗)。2004年8月9日Dermatix舒痕凝膠通過本國衛署藥字第930326424號,製造商為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美國),審查結果:本產品不得宣稱『除疤之療效』,有效期限兩年。

    2005年,天義集團與擁有Dermatix的美商威朗公司策略聯盟,經營醫學美容市場,同時將法芮Ferret 品牌與威朗公司的果蕾品牌合併,藉由威朗產品優勢與天義行銷專長之結合,提升雙方在台灣醫美市場的佔有率(天義集團網站http://www.uicgroup.com.tw/view_group05.php?m_id=47)。

    2006年3月22日,美商威朗申請通過Dermatix的衛生署第一等級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3083),並在分割亞太業務給Invida集團後,於2009年11月5日變更衛生署第一等級醫療器材許可證的包裝說明,及代理廠商從美商威朗台灣分公司改為香港商法瑪林珂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資料參考聖馬爾定醫院藥劑科藥品管理之外觀變更http://www.stm.org.tw/pharmacy/CHANGE/98/m098060.pdf)。

    2010年,天義退出Dermatix的代理,改由原廠Pharmalink接手,重新Launch Dermatix scar gel。

Invida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Pte. Ltd. 的Dermatix

游朝慶
    英維達集團(Invida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Pte. Ltd.)于2005年由世界最大的投資公司製一淡馬錫控股(Temasek Holdings)、全球領先的藥劑服務公司昆泰(Quintiles Transnational)和亞太區最大藥劑分銷和供應鏈管理網絡公司裕利藥劑(Zuellig Group)共同成立,專營亞太區醫藥保健產品的商業化和分銷。於2010年3月隨著新加坡總部的成立,集團所併購的其他公司品牌如PharmaLink、Inovail和Innovex將統一為環球品牌“Invida”。接下來集團將致力于為全球藥劑和生物科技公司,打開亞洲商業化之門,以及爭取成為它們尋找合作伙伴時的首選。英維達集團總裁葛翰說,集團業務集中在基本保健、皮膚產品和非處方藥物(OTC)等方面,針對中國、印度、印尼等市場龐大、經濟迅速發展、中產階層躍升的國家。Invida在亞太地區的13個國家擁有4, 000多名員工,每年營利增長率達20%。自成立以來,英維達集團已提呈40 新的化學個體(chemical entities),推出超過70種藥品,和通過合作伙伴持有超過1000種藥品的申請批準。於2010年1月Invida將Dermatix Ultra於菲律賓上市 。
    英維達集團擁有的法瑪林珂公司Pharmalink是是亞太地區首屈一指的醫藥及保健商品行銷暨銷售服務供應商,英維達集團擁有的另一家Inovail Holdings Pte. Ltd.公司則是一家獨立經營專業製藥的公司,致力於市場導向的研究發展,如在皮膚醫學,另類癌症治療,及婦女保健。

2012/1/6更新
  根據英維達公司網頁的歷史介紹http://www.invida.com/content/company-overview,其已於2011/11/11被位於義大利的Menarini集團所併購, Menarini 是義大利最大的製藥集團,在全世界14,051 個製藥公司中排行第34位,其併購英維達是為了擴展其在亞太的市場。
台灣的公司則改為『新加坡美納里尼醫藥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的Dermatix

游朝慶
    美國Valeant威朗大藥廠,是世界排名前五大的生化製藥公司,其前身是International Chemical and Nuclear Corporation,創立於1960年,於1994年合併ICN Pharmaceuticals, Inc. (“ICN”),,SPI Pharmaceuticals, Inc. (“SPI”), Viratek, Inc. (“Viratek”) ICN Biomedicals, Inc. (“Biomedicals”),成立ICN Pharmaceuticals, Inc.艾欣公司,主要研發領域在醫學美容保養品、皮膚科用藥、癌症與病毒用藥、中樞神經用藥,是一家從事研究發展,專業製藥及銷售的公司。
    其加拿大的分公司ICN CANADA LIMITED自2001年6月30日便開始核准販賣Dermatix,如下圖。2003年, ICN Pharmaceuticals的專利改良配方Dermatix在歐洲上市(Bayat A的專利,也就是Kelo-cote)

    ICN艾欣公司於2003年改名為威朗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 (NYSE:VRX) ,2003年10月14日向USPTO註冊並通過”Dermatix”的商標註冊。在2007年7月之前,Dermatix是由握有Kelo-cote專利配方的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ABT)公司代工,故之前的Dermatix宣稱其產品是擁有專利配方的。於2005年10月18日,Valeant與Hanson公司簽訂一項供貨合約supply agreement,Hanson公司將其已通過FDA 510(K) Class I device的ScarFade產品供貨給Valeant公司,Valeant公司將把ScarFade以Dermatix的品牌行銷到全世界的市場。(注:FDA 將醫療器材依風險等級分為三個等級(Class I / II / III ),絕大部分 Class I 醫療器材上市不須申請 510(k);相反地,絕大部分 Class II 醫療器材上市必須申請 510(k)。另外,新式或風險等級為 Class III 的醫療器材,通常須得到 PMA (Premarket Approval)才能上市。)所以說Valeant宣稱其Dermatix產品有取得FDA認證的說法沒有錯,只是說無法直接找到Dermatix本身的501(K)證號。在ABT公司不再替Valeant公司代工之後,直到如今valeant公司的Dermatix舒痕凝膠都是由Hanson公司所代工。
    根據其財報,2007年Dermatix單項產品的營收超過1千4百萬美元,年成長率39%,為了簡化及加強自己的核心事業在神經學及皮膚學治療的領域,在2008年3月日,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以約3千7百80萬美元,一次收取現金,將其亞太的事業部分割給英維達集團Invida Pharmaceutical Holdings Pte. Ltd,根據這項協議,英維達集團將併購Valeant在亞太12個主要市場的事業部及產品商標及銷售權等相關權利,包括新加坡,菲律賓,台灣,韓國,中國及日本,轉讓權利部分由230個庫存單位stock-keeping units (SKUs)組成,包括Kinerase、Dermatix、Efudix、Midol、Feosol、Disflatyl及Solcoseryl等全球品牌,這項併購一方面是Valeant簡化自己的事業體的第一步,一方面使英維達集團從以銷售服務為主的公司轉型為整合專業製藥及銷售的公司。而Dermatix的製造廠除了Hanson廠外,還多了INOVAIL SINGAPORE PTE. LTD。
    接著在2008年同意瑞典第二大健保藥廠MEDA 以3.92億美元現金購併美國Valeant藥廠在東西歐,中東及非洲之營業據點,並藉此進入俄國市場,這些地區的營業額約1億5千萬美元,員工380名,包括下面這些產品商標都被MEDA所併購:Ancotil (flucytosine) 、Dalmane (flurazepam)、Dermatix、Efudix (fluorouracil)、Librium (chlordiazepoxide)、Mestinon (pyridostigmine bromide)、Mogadon (nitrazepam)及Tasmar (tolcapone),從此Dermatix這個名字已不見於Valeant的公司網站,而另外出現在MEDA的英國網站,但美國的Hanson Medical, Inc.仍繼續為MEDA製造Dermatix,只不過MEDA英國的Takeley,Bishop's Stortford工廠也開始出現在製造商的名單。Valeant仍然保有中歐的市場,Valeant並且和Meda AB簽定合資契約,來共同開發澳洲,加拿大及墨西哥的市場。
瑞典第二大醫療照護公司Meda AB
    Meda AB其為一全球專業製藥公司,在歐洲及北美擁有全面代理權,自己擁有2700個員工,包括分布於50個國家的1600位銷售員,根據2009年財報及換算瑞典克朗為美元,其營業額高達近20億美元,毛利率約33%,

15 g £ 29.99 60 g £ 89.99

    Valeant目前全球員工約3100名,2009年營業額8.3億美元,2008年營業額6.57億美元。

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ABT).的Kelo-cote

游朝慶
    ABT於1995年成立於華盛頓州的銀山Silverdale,在早期,此公司致力於提供整型外科醫師高水準的矽膠產品(此時的公司名稱為APPLIED BIOMATERIAL TECHNOLOGIES,ABT),在1996年2月15日星期四 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KELO-COTE”商標註冊,獲得批准接受(SECTION 8 & 15-ACCEPTED AND ACKNOWLEDGED),在1998年,ABT的創立者Al Berlat博士,利用(cross-link交鏈)的技術,發明了一個使疤痕矽膠凝膠快乾的先進配方,五分鐘內會乾掉,成分為polysiloxane衍生物,形成一層無臭透氣防水的矽膠保護程,並通過美國專利(5,741,509),並以Kelo-cote為品牌行銷全世界,是目前市面上唯一擁有專利的配方。

    在2000年,他第一次同意將以色列的經銷權給當地的夥伴,在這一年ABT第一次將它的產品行銷到美國本土之外。
商標權之爭
    在1996年2月15日星期四 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ABT公司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KELO-COTE”商標註冊,獲得批准接受(SECTION 8 & 15-ACCEPTED AND ACKNOWLEDGED),在2005年2月3日星期四, Advanced Bio-Technologies, Inc 才向USPTO申請通過”KELO-COTE”的註冊商標REGISTERED。
    Allied Biomedical Corporation,ABC公司在1995年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KELO-COTE”商標註冊作為除疤藥膏用,但於1997年3月11日因為沒有提交”已使用宣示書SOU”而被自動拋棄,1997年6月30日星期一ABC公司又向美國專利商標局申請”KELOCOTE”商標註冊,2000年六月,洛杉磯地方法院宣布,ABT擁有kelo-cote商標的合法權利,ABC公司利用Kelo-cote牌子行銷其產品是侵權的行為,ABC公司的kelocote註冊商標於2001年正式被USPTO取消。接著ABC公司於6/21/2000向USPTO註冊自己的Cimeosil喜美而矽膠疤痕凝膠。
    為何kelo-cote這個字那麼熱門呢,我覺得Kelo指的是keloid蟹足腫,法文côté 是aside靠一邊的意思,合起來kelo-cote意思指的是疤痕靠一邊
    Hanson Medical, Inc,於1997年10月27日申請kelocote商標,但於1998年12月23日被棄置ABANDONED - EXPRESS.,於2000年六月Hanson 申請登記Scarfade,Laserfade的商標登記,獲公認與接受SECTION 8 & 15-ACCEPTED AND ACKNOWLEDGED。
    2003年10月14日 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成立,並向USPTO註冊並通過”Dermatix”的商標註冊。
    於2004年,ABT首次且獨家發展出用噴的矽膠凝膠,用來治療會痛,敏感的大面積燒傷或創傷疤痕。在2006年,ABT的疤痕矽膠噴劑Kelo-cote Spray及疤痕凝膠BioCorneum通過FDA,並於英國設立子公司ABT Healthcare UK Ltd,並在獲得其主力產品Kelo-cote的應收帳款Reimbursement後,開始操作經營,其並且在美國的四大主力市場,於4月藉由批發商(美國獨家經銷商CaraMedica),藥局及網路啟動自己的銷售主力,讓自己的產品在美國市場首次曝光,然而CaraMedica卻在五月宣布破產。
    ABT的產品在全世界其他地方經由Valeant Pharmaceuticals International公司以Dermatix的名字銷售,但這銷售權已經在2007年7月結束。但直到現在Dermatix的經銷商仍然宣稱Dermatix或Dermatix Ultra與kelo-cote與是同樣的配方或改良產品,ABT也於2008年6月重申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如下圖(Dermatix提供的DM),其引用的專利號碼是屬於ABT的。

    Kelo-cote並在墨西哥、委內瑞拉、中國經由當地的經銷商來發表上市,這些經銷商都是當地醫藥商的領導廠商。
    在2007年5月,ABT被Health Edge Investment Partners所併購,一家位於佛羅里達州Tampa的健康照顧基金領導者,藉由合併,ABT的Kelo-cote可藉由Health Edge的行銷通路來強化美國市場,並支援全世界的經銷商。於當年十月,在巴西及北歐斯堪地納維亞上市。
    2009年五月ABT將總部遷到喬治亞州的Suwanee,六月,致力於孕婦護膚產品的Belli Skincare因為也被併購而和ABT成為夥伴。八月bioCorneum+宣布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