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朝慶1,陳德忠2,吳建廷2台南市立醫院外科1,行政院衛生署豐原醫院外科2
2011/3/19 1520-1530 2304 教室 
    此篇論文為口頭報告,故內容從slide上節錄下來,前面介紹定量方式的部分,進一步介紹,請參考我之前的文章,此篇重點請看結果及結論即可。 
  壓瘡定性評估方法。NPUAP 2007年版壓瘡分期
—第一期:為在完整的皮膚上給予指壓時紅斑不會消失,但是皮膚尚未破損
—第二期:表皮完全損失及部份真皮損失,表現為一個表淺開放的潰瘍
—第三期:全層皮膚都爛掉,深及皮下組織,甚至到達筋膜但沒有穿透
—第四期:全層皮膚缺損,並暴露出骨頭,韌帶,或肌肉
—深層組織損傷DTI:由於剪力導致皮下組織損傷,使得局部的完整皮膚出現紫色或紫褐色的,或出現充血的水泡
—無法分期的:全層皮膚缺損,並傷口底部被slough或eschar覆蓋,導致無法評估
壓瘡的定量分類
—但定性分類只能讓我們瞭解當前的傷口是處於何種狀態,如何預防惡化或者如何治療
—但就研究者而言,我們需要將觀察的各種項目量化,給予不同的權重
—讓同一個傷口在不同時間的進展(progress),以數字量化表現出來
定量分類
—PUHP(1999年)
—DESIGN-P(2002年)
—DESIGN-R(2008年)
—SWHT(1997年)
—Sessing Scale (1995年)
—CODED (2000年)
—PUSH 3.0(1998年改良)
—PSST(1992年)
—BWAT (2001年)
—PWAT(2000年)
壓瘡定量評估方法。DESIGN-R
—日本褥瘡學會(Japanese Society of Pressure Ulcers,JSPU)為滿足治療的需要,需要一種工具來評估壓瘡嚴重度,及監控癒合的進度,因此於2002年發展出此工具。
—JSPU於1998年成立,到2007年時,已有5,240位會員,其中有2700名護士,1500位醫師,180位營養專家,170個藥師,75位職能治療師醫師,及60位醫學工程專家。
—於2008年時,又推出修訂版DEDIGN-R,除了深度這一項目分數權重不變,其他6個項目的權重分數均增加,總分最多到66分。
DESIGN-R 2008年版
壓瘡定量評估方法。PUSH3.0 TOOL
—The Pressure Ulcer Scale for Healing (PUSH Tool褥瘡癒合程度3.0工具) 是由美國國家壓瘡諮詢委員會(NPUAP)所發展
—此工具於1997年2月首次被公開在第5屆全國NPUAP大會
PUSH由三個項目所組成,至少一個禮拜評估一次傷口,或當患者整體狀況變差,或當傷口惡化時,其可靠度已被證實,並已廣為全世界所通用。
Length 
x Width  |  
0  
0cm2 
 |  
1  
< 0.3 cm2 
 |  
2  
0.3-0.6 cm2 
 |  
3  
0.7-1.0 cm2 
 |  
4  
1.1-2.0 cm2 
 |  
5  
2.1-3.0 cm2   
 |  
Sub-score  
 | 
 6  
3.1-4.0 cm2 
 |  
7  
4.1-8.0 cm2 
 |  
8  
8.1-12.0 cm2 
 |  
9  
12.1-24.0 cm2 
 |  
10   
>24.0 cm2 
 |  |||
Exudate 
Amount  |  
0 
None  |  
1 
Light  |  
2 
Moderate  |  
3 
Heavy  |  
Sub-score  
 | ||
Tissue 
Type  |  
0 Closed   
 |  
1 Epithelial 
Tissue 
白色表皮 
 |  
2 Granulation 
Tissue 
紅色肉芽 
 |  
3  
Slough 
黄色壊死組織  
 |  
4  
Eschar  
黒色壊死組織  
 |  
Sub-score  
 | |
Total Score  
 | 
—PSST(Pressure Sore Status Tool) 褥瘡狀態工具是由芭芭拉博士 (Dr. Barbara Bates-Jensen),於1992年發展出來,用來定量壓瘡傷口癒合的進程,其有十三個項目,各佔1-5分,故總分為13-65分,分數愈高,表示傷口的狀況愈差。
—她在2001年時,把PSST的undermining分數做一些修改,並改名為Bates-Jensen Wound Assessment Tool (BWAT) ,用來評估各種慢性傷口,而不再只限於只能評估壓瘡。
—BWAT 目前已被加拿大傷口學會Wound Care Canada正式拿來當作評估傷口的工具,包括糖尿病足部傷口
1.傷口大小(Size) 
 |  
1.長X寬  <4平方公分 
 |  
4.潛行深度 
 |  
1. 沒有 
 | 
2.長X寬  4-16平方公分 
 |  
(undermining) 
 |  
2. 傷口邊緣任何部分潛行傷口深度<2公分。 
 | |
3.長X寬  16.1-36平方公分 
 |  
3. <50%的潛行傷口深度介於2到4公分。 
 | ||
4.長X寬  36.1-80平方公分 
 |  
4. >50%的潛行傷口深度介於2到4公分。 
 | ||
5.長X寬  >80平方公分 
 |  
5. 傷口邊緣任何部分潛行深度> 4公分或有隧道。 
 | ||
2.深度 
 |  
1.皮膚完整但有不褪白的紅印處。 
 |  
5.壞死組織的型態 
 |  
1.沒有任何壞死組織。 
 | 
(depth) 
 |  
2.表皮或部分真皮破損(破皮、水泡或淺坑等)。 
 |  
(necrotic tissue) 
 |  
2.少量不黏附於傷口的黃腐肉(slough) 。 
 | 
3.表皮、真皮或皮下脂肪全損,沒透過筋膜。 
 |  
3.鬆鬆黏附於傷口的黃腐肉(slough)。 
 | ||
4.壞死組織蓋在傷口無法辨識深度。 
 |  
4.緊附於傷口的黑軟痂(soft eschar) 。 
 | ||
5.肌肉、骨頭、關節均受損。 
 |  
5.非常緊附於傷口的黑硬痂(hard eschar) 
 | ||
3.四周邊緣 
 |  
1.傷口四周輪廓不分明。 
 |  
6.壞死組織的量 
 |  
1.沒有 
 | 
(Edge) 
 |  
2.四周輪廓分明,邊緣與傷口底部幾乎水平相連。 
 |  
(amount) 
 |  
2.少於傷口的25% 
 | 
3.四周輪廓分明,傷口底部低於傷口邊緣。 
 |  
3.佔傷口的50%-75% 
 | ||
4.四周輪廓分明,同3. 但邊緣組織硬度介於軟硬之間仍有彈性。 
 |  
4.佔傷口的50%-75%(>50且<75%) 
 | ||
5.四周輪廓分明,四周組織纖維化結痂。 
 |  
5.佔傷口的75%-100% 
 | 
7.傷口滲出液的形式 
 |  
1.沒有或血水  
 |  
11.傷口周圍組織硬度 
 |  
1.沒有硬組織 
 | 
(exudate type) 
 |  
2.淡血性:淡粉紅 
 |  
(induration) 
 |  
2.傷口周圍組織硬度<2公分。 
 | 
3.血清性:透明discharge 
 |  
3 <50%傷口周圍組織硬度有2-4公分。 
 | ||
4.膿性: 不透明 黃色 
 |  
4. ≧ 50%傷口周圍組織硬度有2-4公分。 
 | ||
5.腐敗膿性:有惡臭 黃色 
 |  
5. 傷口周圍組織硬度有>4公分。 
 | ||
8.傷口滲出液的量 
 |  
1.沒有滲出液 
 |  
12.肉芽組織 
 |  
1.皮膚完整/或只是部分皮膚破損的傷口 
 | 
(exudate amount) 
 |  
2.很少量 
 |  
(granulation tissue) 
 |  
2.75-100%的傷口被鮮紅的肉芽組織填住。 
 | 
3.小量的  
 |  
3.>25%及<75%的鮮紅的肉芽組織填住。 
 | ||
4.中量的 
 |  
4.≦25%的傷口被粉紅/灰紅的肉芽組織填住。 
 | ||
5.大量的。 
 |  
5.沒有肉芽組織。 
 | ||
9.傷口周圍的皮膚顏色  
 |  
1.粉紅/或正常皮膚色。 
 |  
13.上皮組織增生 
 |  
1. 100%的皮膚表面被表皮增生所蓋住。  
 | 
2.鮮紅色/或以指壓時會變白。 
 |  
(epithelialization) 
 |  
2. 75-100%的傷口被表皮增生蓋住  
 | |
3.白/灰白。 
 |  
3. 50到<75%的傷口被表皮增生蓋住。  
 | ||
4.深紅/紫紅/紫色/或以指壓時不變白。 
 |  
4. 25到<50%的傷口被表皮增生蓋住。 
 | ||
5.黑色。 
 |  
5. <25%的傷口被表皮增生蓋住。 
 | ||
10.傷口周圍組織腫脹情形(edema) 
 |  
1.沒腫。註:腫壓(pitting edema) 
 |  
總分 
 | |
2.傷口周圍組織腫脹<4公分(沒有腫壓) 
 | |||
3.傷口周圍組織腫脹≧4公分(沒有腫壓) 
 |  |||
4.傷口周圍組織腫脹<4公分(腫壓) 
 |  |||
5.傷口周圍組織腫脹≧4公分(腫壓) 
 |  
試驗設計
—從2010/1 到 2011/2,從台南市立醫院及署立豐原醫院的住院病人篩選出有9位3到4度褥瘡傷口之患者,以NPWT治療3週
—本研究一禮拜換兩次藥,連續三個禮拜,每週由同一位外科醫師評估傷口一次, 並以DESIGN-R, PUSH 3.0, 及BWAT三種方式來評估紀錄。
—分析方法,使用SPSS重複測量的線性混和模型分析(linear mixed model)。
結果:三種定量方式比較
0 
 |  
1 
 |  
2 
 |  
3 
 |  
4 
 |  
5 
 |  
6 
 | |
BWAT 
 |  
39.67 
 |  
37.22 
 |  
36.22 
 |  
34.56 
 |  
33.5 
 |  
33.25 
 |  
34.17 
 | 
DESIGN 
 |  
43.89 
 |  
41 
 |  
37.89 
 |  
34.67 
 |  
30.88 
 |  
30.5 
 |  
31.67 
 | 
PUSH 
 |  
15.11 
 |  
14.78 
 |  
14.11 
 |  
13.89 
 |  
13.75 
 |  
13.75 
 |  
13.5 
 | 
固定效果估計b  
 | |||||||
參數  
 |  
估計  
 |  
標準誤差  
 |  
df  
 |  
t  
 |  
顯著性  
 |  
95% 信賴區間  
 | |
下界  
 |  
上界  
 | ||||||
截距  
 |  
43.888889  
 |  
2.471619  
 |  
51.000  
 |  
17.757  
 |  
.000  
 |  
38.926906  
 |  
48.850872  
 | 
[CD次數=1]  
 |  
-2.888889  
 |  
3.495398  
 |  
51.000  
 |  
-.826  
 |  
.412  
 |  
-9.906192  
 |  
4.128415  
 | 
[CD次數=2]  
 |  
-6.000000  
 |  
3.495398  
 |  
51.000  
 |  
-1.717  
 |  
.092  
 |  
-13.017303  
 |  
1.017303  
 | 
[CD次數=3]  
 |  
-9.222222  
 |  
3.495398  
 |  
51.000  
 |  
-2.638  
 |  
.011  
 |  
-16.239526  
 |  
-2.204919  
 | 
[CD次數=4]  
 |  
-13.013889  
 |  
3.602973  
 |  
51.000  
 |  
-3.612  
 |  
.001  
 |  
-20.247160  
 |  
-5.780618  
 | 
[CD次數=5]  
 |  
-13.388889  
 |  
3.602973  
 |  
51.000  
 |  
-3.716  
 |  
.001  
 |  
-20.622160  
 |  
-6.155618  
 | 
[CD次數=6]  
 |  
-12.222222  
 |  
3.907973  
 |  
51.000  
 |  
-3.128  
 |  
.003  
 |  
-20.067806  
 |  
-4.376638  
 | 
[CD次數=7]  
 |  
-20.888889  
 |  
7.815947  
 |  
51.000  
 |  
-2.673  
 |  
.010  
 |  
-36.580057  
 |  
-5.197721  
 | 
[CD次數=9]  
 |  
0a  
 |  
0  
 |  
.  
 |  
.  
 |  
.  
 |  
.  
 |  
.  
 | 
a. 由於這個參數重複,所以把它設成零。  
 | |||||||
b. 依變數:DESIGN .  
 | |||||||
固定效果估計b  
 | |||||||
參數  
 |  
估計  
 |  
標準誤差  
 |  
df  
 |  
t  
 |  
顯著性  
 |  
95% 信賴區間  
 | |
下界  
 |  
上界  
 | ||||||
截距  
 |  
15.111111  
 |  
.512846  
 |  
51.000  
 |  
29.465  
 |  
.000  
 |  
14.081529  
 |  
16.140693  
 | 
[CD次數=1]  
 |  
-.333333  
 |  
.725274  
 |  
51.000  
 |  
-.460  
 |  
.648  
 |  
-1.789382  
 |  
1.122716  
 | 
[CD次數=2]  
 |  
-1.000000  
 |  
.725274  
 |  
51.000  
 |  
-1.379  
 |  
.174  
 |  
-2.456049  
 |  
.456049  
 | 
[CD次數=3]  
 |  
-1.222222  
 |  
.725274  
 |  
51.000  
 |  
-1.685  
 |  
.098  
 |  
-2.678271  
 |  
.233827  
 | 
[CD次數=4]  
 |  
-1.361111  
 |  
.747596  
 |  
51.000  
 |  
-1.821  
 |  
.075  
 |  
-2.861972  
 |  
.139750  
 | 
[CD次數=5]  
 |  
-1.361111  
 |  
.747596  
 |  
51.000  
 |  
-1.821  
 |  
.075  
 |  
-2.861972  
 |  
.139750  
 | 
[CD次數=6]  
 |  
-1.611111  
 |  
.810881  
 |  
51.000  
 |  
-1.987  
 |  
.052  
 |  
-3.239023  
 |  
.016801  
 | 
[CD次數=9]  
 |  
0a  
 |  
0  
 |  
.  
 |  
.  
 |  
.  
 |  
.  
 |  
.  
 | 
a. 由於這個參數重複,所以把它設成零。  
 | |||||||
b. 依變數:PUSH .  
 | |||||||
固定效果估計b  
 | |||||||
參數  
 |  
估計  
 |  
標準誤差  
 |  
df  
 |  
t  
 |  
顯著性  
 |  
95% 信賴區間  
 | |
下界  
 |  
上界  
 | ||||||
截距  
 |  
39.666667  
 |  
1.753718  
 |  
51  
 |  
22.619  
 |  
.000  
 |  
36.145931  
 |  
43.187402  
 | 
[CD次數=1]  
 |  
-2.444444  
 |  
2.480132  
 |  
51  
 |  
-.986  
 |  
.329  
 |  
-7.423516  
 |  
2.534628  
 | 
[CD次數=2]  
 |  
-3.444444  
 |  
2.480132  
 |  
51  
 |  
-1.389  
 |  
.171  
 |  
-8.423516  
 |  
1.534628  
 | 
[CD次數=3]  
 |  
-5.111111  
 |  
2.480132  
 |  
51  
 |  
-2.061  
 |  
.044  
 |  
-10.090183  
 |  
-.132039  
 | 
[CD次數=4]  
 |  
-6.166667  
 |  
2.556461  
 |  
51  
 |  
-2.412  
 |  
.019  
 |  
-11.298977  
 |  
-1.034357  
 | 
[CD次數=5]  
 |  
-6.416667  
 |  
2.556461  
 |  
51  
 |  
-2.510  
 |  
.015  
 |  
-11.548977  
 |  
-1.284357  
 | 
[CD次數=6]  
 |  
-5.500000  
 |  
2.772871  
 |  
51  
 |  
-1.984  
 |  
.053  
 |  
-11.066772  
 |  
.066772  
 | 
[CD次數=9]  
 |  
0a  
 |  
0  
 |  
.  
 |  
.  
 |  
.  
 |  
.  
 |  
.  
 | 
a. 由於這個參數重複,所以把它設成零。  
 | |||||||
b. 依變數:BWAT BWAT.  
 | |||||||
—在第三次換藥後,DESIGN-R與PUSH評估的差距就愈來愈大,並有顯著差異
—但DESIGN和BWAT彼此間沒有顯著差異
—BWAT和PUSH彼此間沒有顯著差異
— 也就是說,DESIGN–R的敏感度較高,最差的是PUSH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