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31日 星期四

Prevena“佩威”術後傷口照護系統的作用原理及其秘密


游朝慶醫師
        負壓傷口治療很久以前(至少10幾年前)就知道可以用在compromised flap,利用負壓可以降低皮瓣的tension,可以消腫,促進血流,避免血腫,而促進皮瓣的黏合adherence1,但使用方法是將泡棉放在縫合傷口上,以薄膜密封起來,再予以-80-125mmHg負壓抽吸。
       然而以前的觀念是,泡棉不可以碰到皮膚,否則會對皮膚產生傷害,故這種直接將泡棉覆蓋傷口皮膚的作法,很久以來,我一直無法解釋,直到最近,複習了國中物理的『力與壓力』,才搞懂NPWT的基礎物理原理,詳情可參考上一章負壓傷口治療中傷口中的滲液不斷被吸出最後會不會讓傷口乾掉
        然後這裡要強調兩個傷口學的最基本概念,即開放傷口需保持傷口濕潤,這是有名的『濕潤原理』,然而大家卻更常忽略另一個更基本的概念,即皮膚,或密閉傷口需保持傷口乾燥,這也是一般外科學的基本觀念,兩個不互相衝突。但老一輩的人習慣所有傷口都保持乾燥及使用優碘,然後接受『濕潤療法』觀念的人,卻喜歡所有傷口都保持濕潤(如赫O敷)。
       有這兩個觀念後,我們再來破解KCI VAC用於開放傷口黑泡棉及Prevena用於縫合密閉傷口的紫色泡棉有何不一樣。這應該是連老闆也不知道的冷知識…
         其實這兩種泡棉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用來傳導壓力用的,只是KCI的黑泡棉會將水分滯留導致濕潤,這對喜歡乾燥的皮膚造成致命的威脅。若傷口滲液較多,或者患者流汗較多,便會導致傷口旁皮膚產生浸潤maceration。這狀況便會使得每個患者的使用經驗不一致。故SNPICO就創新改用吸水泡棉加上silicone抗沾黏層來改善這種狀況,保持皮膚乾燥。而要維持專利泡棉傳統的老大哥KCI呢?KCI Prevena上的作法是在泡棉的下方放上一塊含銀並塗覆PU的聚酯纖維polyurethane-coated polyester fabric with silver1,這纖維也是一種抗沾黏層,以保護皮膚不要接觸到泡棉,並允許壓力傳導及滲液的移除(圖1,2)。
    
1.傳統的incisional NPWT dressingPrevena incision dressing的比較,後者多了一層皮膚接觸層

2.Prevena的帶有銀質材料的皮膚接觸層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qnNi881Pc
    而這塊布(皮膚接觸層)經我層層抽絲段段剝繭,也讓我破解出這塊布所不為人知的秘密。關鍵字是"wick"KCI總是介紹這層interface layer可以wicks  fluid from the skin surface,但吸水為何用wick而不是absorb
        大家可還想到10幾年前開始流行吸濕排汗速乾內衣,(功能性成衣市場的基準是由杜邦公司在1986年推出吸濕布料(wicking fabricCoolMax時所建立的。自那時起,吸濕排汗布料技術即有顯著的發展),而Prevena所用的抗沾黏層,就是取自於這可迅速排濕的技術。利用芯吸(wicking)或毛細作用(capillary action----這可被定義為液體在狹窄的空間流動的能力,而且不借助如重力之外力,並可與其抗衡----可在布料中傳輸水分2Prevena將親水性PU塗佈(Coating) 在疏水性的聚酯上,因為每根纖維的親水性外表會促使水分透過織物傳輸出去,而疏水性之核心則防止水分被吸收到纖維中,故以這種方式處理的聚酯纖維,乾燥得非常快2。這其實很像好自在的織優朗(PE網層)功能原理。而KCI prevena SN PICO之爭,就如同衛生棉市場上網狀PE系列及棉質不織布系列般。
     最後,為了獲得最佳的芯吸效應(wicking effect),基底層還應緊密地附著皮膚,若太寬鬆,則不能有效地傳輸水分,因此Prevena敷料有一層丙烯酸粘合塗層,以黏合皮膚3
        所以這裡可再次複習國中的物理:毛細作用。

1.      510(k) UMMARY Prevena Incision Management System https://www.accessdata.fda.gov/cdrh_docs/pdf10/K100821.pdf
Prevena 敷料有一層丙烯酸粘合塗層和一層帶有銀質材料的皮膚接觸層
3.     Guidelines for Using 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herapy http://endoflifecare.tripod.com/imbeddedlinks/id2.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