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傳統敷料

99/3/30
游朝慶
過去對於慢性傷口治療的觀念不斷的再改進,由開放傷口到封閉傷口照護的觀念、傷口乾燥到濕潤的觀念等,不斷地演進,傷口癒合也由被動轉變到較主動的型態。對於大部份的醫護人員,傷口治療的觀念,無論傷口在任何階段,都還是使用優碘加上紗布來敷傷口,也因此傷口癒合較慢。相對於一些國家,在台灣傷口治療的觀念,還是一塊待開發的處女地。
根據人類史上第一部醫學著作『艾德溫‧史密斯紙草文稿』(Edwin Smith Papyrus)其被認為應該是後人根據埃及史上第一位留名的醫師印何闐所留下的資料,於西元前1600-1700年完成的醫學論文集,上面提到由一種由亞麻布(linen)做成的特殊繃帶,用來覆蓋在病人傷口上。這是歷史上第一個被描述到的敷料。
西元682年唐朝孫思邈著的『千金翼方』有關皮膚潰瘍日久不癒者的生肌方劑有「烏膏」外敷治種種諸瘡治療不癒者,其組成為水銀、黃連、經墨、豬脂。
15-16世紀是一個由中世紀轉型到現代的時期,這段時期,又稱之為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的歐洲,醫師就是用烙鐵燙烙、用滾燙的熱油倒在傷口,既可止血又能讓傷口凝結,病患也較不會感覺到疼痛。Ambroise Pare(理髮師出身的外科醫師;有法國外科醫師之父美稱,西元1517-1590)在戰爭中因為熱油用完了,改用蛋黃、玫瑰油和松節油所混合的溶液來塗敷槍彈創傷,結果這些病人都痊癒得很快。
1617年,中國明朝時,陳實功著『外科正宗』,其生肌玉紅膏及潤肌膏,被評為外科收斂之神藥,其主成分為麻油。
而現今常用的紫雲膏這個名字,卻不存在於任何漢方典集之中,它是記載於日本江戶時代末期的一代名醫『華岡青州』(Hanaoka Seishu,1760 ~ 1835)所著的「漢方治療の実際」一書,主要成分包含紫草當歸麻油黃蠟
可見在以前,所用的外敷藥物(膏藥)大都以油脂類為主成分,塗抹在開放性傷口上,有封閉及保持傷口濕潤的效果,滿符合目前先進濕潤傷口治療的觀念。
十八世紀以前,傷口的醫護大部分使用茶葉、羽毛、樹葉等物做為傷口的敷料,直到十八世紀末葉開始,由於科學家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895)的細菌學研究開始,其於1857年發現細菌致病,並且發明了消毒殺菌的方法,被稱為微生物學之父;使用乾敷料蓋住傷口,以保持傷口乾燥,避免細菌感染,成為主要的傷口護理原則,這是乾燥傷口癒合觀念的開始;19世紀60年代,英國格拉斯哥醫院(Glasgow Royal Infirmary)的外科醫師李斯特(Joseph Lister,1827-1912) 他從巴斯德的「菌原論」得到啟示,認為傷口感染是空氣中漂浮著的微生物所引起的,於是提出了「無菌手術」的觀念,於1867年第一次發表消毒殺菌的外科手術技術及紗布,被稱為消毒外科學的始祖,他用石炭酸來清洗傷口,堅持一切手術用的器械、縫線和紗布都必須用石炭酸(酚)消毒過才能使用,結果病人死於傷口感染的情況明顯減少了。1874年德國的Paul Hartmann公司利用李斯特的消毒技術,開始大量製造無菌紗布敷料,其為第一個使用於醫療用途的脫脂綿(cotton wool,綿花上有脂肪不容易充分吸水,脫脂的就是把油去掉,讓其能充分吸水),1878年Robert Wood Johnson(Johnson & Johnson,J&J創立者之一)利用碘來殺菌,發明了第一塊現成(ready-made)的已消毒紗布。1880年,英國外科醫生Gamgee發明了具吸水性和預防感染的敷料Gamgee Tissue,即綿墊,將兩層吸水紗布間夾著一層厚的吸水綿花,而所需吸水的量決定了吸水綿花層的厚度及體積,這是第一個有名字的棉墊。Gamgee Tissue於1911年成為3M的商標。而一直到1880年代,開刀器械的消毒才慢慢被普及,並伴隨著手術鋪單,手術衣,口罩及手套的普遍使用(如圖 1)。
注:此篇節錄於本人的碩士畢業論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